杂诗(其一)

植草会成蔓,种木当为株。

休咎岂虚生,景响不相踰。

吕生钓奇货,苏子挟阴符。

六国假相印,万户割名都。

一朝计不售,仓卒蒙罪辜。

狙诈适自困,倾巧定焉如。

生时谅非荣,既没辱有馀。

达人安贫贱,贵欲弭祸枢。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以深邃的哲理和生动的比喻,探讨了人生与命运、智慧与权谋、荣辱与得失之间的复杂关系。

首先,诗人通过“植草会成蔓,种木当为株”两句,形象地阐述了事物发展的自然规律。草木生长,有的蔓延成丛,有的挺拔成树,这反映了不同的生长方式和结果。这里暗喻人生的道路,有的人选择随波逐流,最终可能陷入困境;而有的人则坚持自我,最终可能成就一番事业。

接着,“休咎岂虚生,景响不相踰”强调了因果报应的观念。无论善恶,其结果终将显现,不会偏离正道。这不仅是对个人行为的警示,也是对社会道德秩序的肯定。

“吕生钓奇货,苏子挟阴符”两句,借历史人物的故事,揭示了权谋与智慧的双刃剑性质。吕不韦利用奇货可居的策略获取财富,苏秦凭借智谋实现政治抱负,但最终都因手段过于狡诈而遭受惩罚。这告诫人们,智慧与权谋虽能助人一时之需,但若滥用,必将自食其果。

“六国假相印,万户割名都”描绘了战国时期诸侯争霸的场景,强调了权力与利益的诱惑。然而,“一朝计不售,仓卒蒙罪辜”,一旦策略失败,不仅功败垂成,还可能招致灾祸。这警示世人,决策需谨慎,不可轻率行事。

“狙诈适自困,倾巧定焉如”进一步强调了诚信与正直的重要性。狡猾与诡计只能暂时得逞,最终会陷入困境,无法逃脱因果律的制裁。这不仅是对个人品德的呼吁,也是对社会风气的反思。

最后,“生时谅非荣,既没辱有馀”表达了对人生价值的深刻思考。生命的意义不在于生前的荣耀,而在于死后留下的影响。真正的达观者能够安于贫贱,因为他们深知,真正的价值在于内心的平静与道德的坚守,而非外在的荣华富贵。

“达人安贫贱,贵欲弭祸枢”总结了全诗的主旨,即真正的智者能够在贫贱中找到幸福,他们追求的不是物质的富足,而是内心的平和与道德的完善,以此避免祸患的发生。这不仅是对个人修养的倡导,也是对社会伦理的呼唤。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比喻和深刻的哲理,探讨了人生、道德、智慧与权谋之间的复杂关系,以及如何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保持内心的平和与道德的坚守。

收录诗词(667)

薛蕙(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明朝大臣。祖居亳州城内薛家巷。年十二能诗。举正德九年进士,授刑部主事。谏武宗南巡,受杖夺俸。旋引疾归。起故官,改吏部,历考功郎中。正德十五年(1520年)再次被起用,任吏部考功司郎中。嘉靖二年(1523年),朝中发生“大礼”之争,撰写《为人后解》《为人后辨》等万言书上奏,反对皇上以生父为皇考,招致皇帝大怒,被捕押于镇抚司后赦出。嘉靖十八年(1539年),担任春坊司直兼翰林检讨司,不久病死家中,享年五十,被追封为太常少卿

  • 生卒年:1489~1539年

相关古诗词

杂诗(其二)

富贵使心惑,嗜欲致行妨。

宴安损性灵,美疢生膏肓。

吾观古来士,高躅互相望。

首路或暂同,中道更苍黄。

班生嗣前烈,马融遁遐方。

藉梁奄为累,附窦终自戕。

通人识尚尔,咄咄可悲伤。

小人难久要,君子贵其常。

草木有贞心,岁晚盛芬芳。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杂诗(其三)

玉以采自斲,丹以泽自销。

高才耀当时,荼毒竟相招。

傅子感飞蛾,张公喻鹪鹩。

思患岂不微,履险果焉逃。

千金惮垂堂,胥靡易登高。

愿随方外士,杖策归蓬蒿。

形式: 古风

杂诗(其四)

神龙徙鱼笱,灵凤违兔罝。

至性炳几先,忧患宁相加。

在昔有明哲,引身蹈幽遐。

岂无当世心,岐路多网罗。

于陵励清操,接舆肆狂歌。

寂寥以为侣,自然以为家。

纷华非不荣,反覆将如何。

形式: 古风

杂诗(其五)

伊昔学干禄,忝窃造中朝。

时来岂自期,奋迹阶云霄。

秉笔属西署,改服厕东曹。

公卿竞推引,贤俊慕游遨。

微满近倾覆,中心忧且劳。

兴言命旋驾,偃息就林皋。

浮沈各有宜,趣舍实相辽。

谅非高门士,聊欲恣逍遥。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