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带水摘禾穗,夜捣具晨炊。
县帖取社长,嗔怪见官迟。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农村生活的画面。"带水摘禾穗,夜捣具晨炊"描述了农民起早贪黑的勤劳景象,他们不仅要在白天时收割禾稼,还要晚上加班准备第二天的食物。这两句通过对比鲜明地展示了田间生活的艰辛与忙碌。
"县帖取社长,嗔怪见官迟"则反映出了当时农民对于官府征税和管理不公现象的不满。"县帖"是指政府发放的文书,而"社长"可能是指负责收缴赋税的人物。这两句诗表达了农民对官吏怠慢、办事不力的一种无奈与愤懑之情。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田园生活和社会现象的描绘,展示了唐代底层人民艰苦的生存状态以及他们对于上层管理不善的批判态度。诗中流露出的哀怨与愤激的情感,充分体现了顾况关注民间疾苦、倡导社会正义的诗歌精神。
不详
晚年自号悲翁,汉族,(今在浙江海宁境内)人。唐代诗人、画家、鉴赏家。他一生官位不高,曾任著作郎,因作诗嘲讽得罪权贵,贬饶州司户参军。晚年隐居茅山,有《华阳集》行世
吹沙复喷石,曲折仍圆旋。
野客漱流时,杯黏落花片。
楼台采翠远分明,闻说仙家在此城。
欲上仙城无路上,水边花里有人声。
方丈玲珑花竹闲,已将心印出人閒。
家家门外长安道,何处相逢是宝山。
弥天释子本高情,往往山中独自行。
莫怪狂人游楚国,莲花只在淤泥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