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李相公昭义平复起彼宣慰员外副行

天井虽收寇未平,所司促战急王程。

晓驰云骑穿花去,夜与星郎带月行。

新咏尽题关外事,故乡因过洛阳城。

时逢寒食游人识,竟说从来有大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翻译

虽然围困敌寇尚未平定,但主管官员催促出战,行程紧迫如同王命。
清晨疾驰如云的骑兵穿过花丛离去,夜晚则与星郎相伴,月光下继续前行。
新的诗篇都写下了边关之事,路过故乡洛阳城时触动了思乡之情。
此时正值寒食节,游人们认出了我,纷纷谈论起我往日的赫赫大名。

注释

天井:指庭院。
寇:敌人。
所司:主管官员。
王程:帝王或上级的命令。
晓驰:清晨疾驰。
云骑:形容快速的骑兵。
星郎:对人的尊称,此处可能指诗人自己。
带月:月光下。
新咏:新创作的诗歌。
关外事:边关发生的事情。
洛阳城:古都洛阳。
寒食:中国传统节日,清明前一天。
游人:行人,游客。
大名:显赫的名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军事将领即将奔赴前线的紧迫氛围。"天井虽收寇未平,所司促战急王程"两句表明战争尚未结束,官兵催促着快速行军以解救危局。这不仅展示了诗人对时事的关注,也反映出当时社会动荡不安的现实。

接下来的"晓驰云骑穿花去,夜与星郎带月行"四字生动地描绘了战场上的疾速行动。白日里如同飞云一般的骑兵,以及夜晚伴随着繁星和明月前进的情景,都透露出一种紧迫而又神秘的氛围。

诗人接着写道"新咏尽题关外事,故乡因过洛阳城",这里的“新咏”表达了对即将到来的战役进行的预感和期望。"关外事"指的是边疆战争,而"故乡因过洛阳城"则流露出诗人对家乡的怀念之情。

最后两句"时逢寒食游人识,竟说从来有大名"显示了即便是在严寒的季节,士兵们依然坚守岗位,而外界对于这位将领的评价也是赞誉有加,认为他是一位赫赫有名的人物。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战场生活的描写和对故乡的怀念,展现了诗人在动荡时期中的情感波动。

收录诗词(80)

顾非熊(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李廓侍御赴剑南

鸟道见狼烟,元戎正急贤。

图书借朋友,吟咏入戈鋋。

山色城池近,江声鼓角连。

不应誇战胜,知在檄蛮篇。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送杭州姚员外

浙江江上郡,杨柳到时春。

堑起背城雁,帆分向海人。

峤云侵寺吐,汀月隔楼新。

静理更何事,还应咏白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送信州卢员外兼寄薛员外

五马弋阳行,分忧出禁城。

粉闱移席近,茜旆越疆行。

德茂荣方渐,仁深瑞必呈。

疲氓复何幸,前政已残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送皇甫司录赴黔南幕

黔南从事客,禄利先来饶。

官受外台屈,家移一舸遥。

夜猿声不断,寒木叶微凋。

远别因多感,新郎倍寂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萧]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