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钱承制赴广东都监

家声远继河西守,游宦多便岭外官。

南海无波闲斗舸,北堂多暇得羞兰。

忽闻常棣歌离索,应寄寒梅报好安。

它日扁舟定归计,仍将犀玉付江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辙为好友钱承制赴任广东都监而作,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和对未来的期待。首句“家声远继河西守”赞扬了钱氏家族的声望,暗示他此行是延续家族荣耀;“游宦多便岭外官”则点出钱承制的仕途经历,暗示他在岭南任职可能较为便利。

“南海无波闲斗舸”描绘了广东南海风平浪静的景象,暗寓友人此去环境宜人;“北堂多暇得羞兰”则祝愿他在闲暇之余能如兰花般修身养性。接下来,“忽闻常棣歌离索,应寄寒梅报好安”引用《诗经》中的典故,以“常棣之歌”表达离别之情,又以“寒梅”象征坚韧与问候,传递平安的祝愿。

最后两句“它日扁舟定归计,仍将犀玉付江湍”预祝钱承制未来能顺利回归,并以犀玉比喻珍贵的友情,将它们交付给江水,寓意友谊将伴随友人直到彼岸。

整体来看,这是一首情感真挚、意蕴深厚的送别诗,既表达了对友人的关切,也寄托了对友人仕途的美好期许。

收录诗词(1852)

苏辙(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 字:子由
  • 籍贯:眉州眉山(今属四川)
  • 生卒年:1039—1112年

相关古诗词

送钱婺州纯老

桃花汴水半河流,已作南行第一舟。

倦报朝中言啧乱,喜闻淮上橹咿呦。

平时答策词无枉,此去为邦学更优。

自古东阳足贤守,请君重赋沈公楼。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送顿起及第还蔡州

诏书京辅起沉沦,岁贡仍居第一人。

不愧得官名暂屈,自誇对策语深淳。

读书饱足终无厌,从宦奔驰自此新。

我去淮阳今不久,邻邦时得问音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送高士敦赴成都兵钤

扬雄老病久思归,家在成都更向西。

邂逅王孙驰驿骑,丁宁父老问耕犁。

禅房何处不行乐,壁像君家有旧题。

德厚不妨三世将,时平空见万夫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送高安罗令审礼

一邑忧劳水旱中,牛刀闲暇似无功。

政成仍喜新蚕熟,归去还将旧橐空。

清白久闻誇父老,沉埋谁为诉诸公。

谪居长恨交游少,怅望肩舆又欲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