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鹭

朱鹭何从止,去啄金堤饮玉水。

朝随赤雁暮碧鸡,荡漾惊波不得栖。

有时挟子上林去,网丝纷纷复难避。

不如敛翅江海湄,远却幽并游侠儿。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元末明初诗人戴良所作的《朱鹭》诗,以朱鹭为题,描绘了朱鹭的生活状态和遭遇,充满了对自然与人类关系的深思。

诗中首先描述了朱鹭的自由与束缚:“朱鹭何从止,去啄金堤饮玉水。”朱鹭在金色的堤岸上觅食,在清澈的水中饮水,展现了其生活的自由与美好。然而,“朝随赤雁暮碧鸡,荡漾惊波不得栖。”白天跟随赤雁飞翔,夜晚伴随碧鸡栖息,但水波的动荡让朱鹭无法找到一个安稳的栖息之地,暗示了其生活中的不稳定性与挑战。

接着,诗人通过“有时挟子上林去,网丝纷纷复难避”描绘了朱鹭的家庭生活与面临的危险。在茂密的森林中,朱鹭带着幼鸟探索,但人类的捕猎工具——网丝,却成了它们难以避免的威胁。这不仅体现了自然界中的生存竞争,也反映了人类活动对野生动物生存环境的影响。

最后,“不如敛翅江海湄,远却幽并游侠儿。”诗人建议朱鹭选择远离人类活动频繁的江海边缘地带生活,以避开那些游侠般的猎人。这一句不仅是对朱鹭的建议,也是对人类的一种警示,呼吁人们尊重自然,保护野生动物,与之和谐共存。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寓意,表达了对自然生态的关注以及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命多样性的珍视和对环境保护的呼吁。

收录诗词(310)

戴良(元末明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云林。通经、史百家暨医、卜、释、老之说。初习举子业,寻弃去,学古文于黄、柳贯、吴莱。学诗于余阙。元顺帝至正十八年,朱元璋取金华,召之讲经史。旋授学正。不久逃去。顺帝授以淮南江北等处儒学提举。后避地吴中,依张士诚。见士诚将败,挈家泛海,抵登、莱。欲行归扩廓军,道梗,侨寓昌乐。元亡,南还,变姓名,隐四明山。明太祖物色得之,召至京师,试以文,欲官之,以老疾固辞,忤旨。逾年自杀。良为诗风骨高秀,眷怀宗国,多磊落抑塞之音。有《九灵山房集》

  • 字:叔能
  • 号:九灵山人
  • 籍贯:元明间浦江
  • 生卒年:1317—1383

相关古诗词

白头吟

莫把白头吟,来调绿绮琴。

蜀客当年聘私室,两情总向琴中得。

谁信黄金买赋时,已是青蛾辞宠日。

兔丝春来托女萝,雪霜未至尚缠柯。

若个人心如草木,不到白头妾遭逐。

妾有嫁时绿玉簪,时时插髻悦君心。

一朝坠地双股折,恰似君心中道绝。

我簪纵折犹共藏,君心一绝去他乡。

形式: 古风

感怀(其三)

玄圃有丹木,八干何亭亭。

光同白玉润,液比碧瑶清。

不知何年代,产此至阳精。

仙经所尝言,服之可千龄。

吾将具舟楫,涉海掇其英。

形式: 古风

感怀(其四)

良辰岂长遇,阴晦在须臾。

今日弗为乐,明旦恐不如。

都门多佳丽,清啭当座隅。

促席道平素,况有高士俱。

列俎过三鼎,倾酒尽百壶。

挥金娱心意,慷慨不留储。

达人每滔荡,俗士恒自拘。

白头怀轗轲,抚己一长吁。

形式: 古风

感怀(其五)

落叶响空山,羁鸟号穷林。

此时单居妇,哀怨起瑶琴。

清商逐风转,三叹有馀音。

分明曲中意,感此离恨深。

空床亦易守,时寒难独禁。

凉飙一夕起,达曙怀重衾。

君固执高节,讵知伤妾心。

形式: 古风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