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登后山用韵

雪林篱落行清晓,毕竟山人太耐寒。

酒圣坐来春泛泛,梅仙飞去玉珊珊。

草塘唤就荷葭坞,竹径生成花药栏。

诗敌只愁成小怯,迩来自觉笔头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翻译

清晨走过雪覆盖的树林篱笆,山居之人显然太过耐得住寒冷。
酒仙的到来让春天更加热闹,梅花仙子飘然而去,姿态轻盈如玉。
草塘边的芦苇丛中传来呼唤,竹径旁自然生长出花药栏。
诗歌创作的对手只让我感到压力,近来自觉文思枯竭,笔端干涩。

注释

雪林:覆盖着雪的树林。
篱落:篱笆。
清晓:清晨。
山人:山居之人。
耐寒:能忍受寒冷。
酒圣:指善于饮酒的人。
春泛泛:春天的气氛浓厚。
梅仙:比喻梅花的仙女形象。
玉珊珊:形容梅花轻盈的姿态。
草塘:长满草的池塘。
荷葭坞:芦苇丛。
生成:自然形成。
花药栏:种有花草的栏杆。
诗敌:诗歌创作的对手。
小怯:少许畏惧。
笔头乾:笔端干涩,意指文思枯竭。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清晨的雪景,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中表达了对耐寒生活的适应和向往。"雪林篱落行清晓"一句,以鲜明的画面展现了冬日宁静的山林,而"毕竟山人太耐寒"则透露出诗人对自然的亲近感和对远离尘嚣生活的向往。

接下来的"酒圣坐来春泛泛,梅仙飞去玉珊珊"两句,通过对“酒圣”和“梅仙”的描写,传达了一种超脱世俗、与自然融为一体的情怀。这里的“酒圣”可能指的是李白,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希望在春天来临时,如同李白般自由自在地享受生活。"梅仙飞去玉珊珊"则是对梅花飘逸姿态的描绘,用以比喻诗人的高洁情操。

"草塘唤就荷葭坞,竹径生成花药栏"两句,继续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感受和深厚的情感。这里通过“草塘”、“荷葭坞”、“竹径”和“花药栏”的描写,营造出一幅生机勃勃、清新脱俗的画面。

最后,“诗敌只愁成小怯,迩来自觉笔头乾”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在艺术创作上的自信与不足。诗人虽然对自己的诗歌技艺略感忧虑,但同时也展现了一种积极的态度,即通过不断地写作来提升自己。

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充分体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情感寄托和个人情操的抒发。

收录诗词(1488)

方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词人。绍定五年(1232)进士,授淮东安抚司□官。淳□中,以工部郎官充任赵葵淮南幕中参议官。后调知南康军。后因触犯湖广总领贾似道,被移治邵武军。后知袁州,因得罪权贵丁大全,被弹劾罢官。后复被起用知抚州,又因与贾似道的旧嫌而取消任命

  • 字:巨山
  • 号:秋崖
  • 籍贯:祁门(今属安徽)
  • 生卒年:1199~1262

相关古诗词

易地昭武去之日与家人集新作南门书水镜壁上盖十一月廿六也

晦庵呼我住山南,五老人知百不堪。

极目无穷江渺渺,满头归去雪毵毵。

吾生只可龟藏六,世事何如狙赋三。

政有梅花管迎送,岁寒行路饱曾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覃]韵

枇杷

击碎珊瑚小作珠,铸成金弹密相扶。

罗襦襟解春葱手,风露气凉冰玉肤。

并世身名杨氏子,旧家门户北村卢。

知音未必能知味,曾遣青衫泪湿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枕石

短簟相携入薜萝,且容眠石略婆娑。

未曾八月暑如此,何处中秋天最多。

一壑风烟贫受用,百年时序老消磨。

夕阳篱落谁横笛,似识山樵扣角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欧阳相士谒书诣梁权郡诗以代之

江皋误洗荷锄手,滴尽沧浪书满家。

第一讳穷人谬甚,再三称好子虚耶。

霜眠茅屋可无酒,春到梅梢怕有花。

烦见歙州梁别驾,为言诗骨雪槎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