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拂拭蒲团坐,从渠岁事更。
年来心益壮,老去眼增明。
月牖描梅影,风檐撼铎鸣。
撩侬诗兴动,得句自天成。
此诗描绘了一位修行者在寒冷冬夜的内心世界和自然环境的交融。首句"拂拭蒲团坐,从渠岁事更"表明诗人坐在蒲团上,仿佛已经超脱尘世之外,对于年华流转的关注渐渐淡薄。蒲团是僧侣打坐禅修时所用的座垫,拂拭可能表示轻抚或整理,显示出一种平静与专注。
接着"年来心益壮,老去眼增明"则写出了随着年龄的增长,内心变得更加坚定而明晰。这两句传达了一种修行者对时间流逝的态度,即随着岁月的积累,不仅肉体可能衰弱,但精神世界却能达到一种更高层次的洞察力和坚毅。
"月牖描梅影,风檐撼铎鸣"则是外在自然景象与内心活动的交融之处。诗人通过窗户(牖)观赏到月光下的梅花影子,以及风吹过屋檐时发出的声音和金属制品的响声。这不仅描绘了一个宁静而又生动的夜景,更象征着内心世界的清明与宁静。
"撩侬诗兴动,得句自天成"表达了一种创作上的自然而然。撩侬可能是指诗人轻松地挥洒笔墨,而非刻意为之;诗兴即是诗歌的灵感和激情;得句则意味着诗句的完成。整句话强调了诗歌创作过程中的一种天然流露,诗人的情感与自然环境的完美结合。
这首诗通过对修行者夜间禅坐、内心世界与外在自然景象的描绘,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达观自得的心境。它不仅是对一个冬夜场景的细腻刻画,更是一种精神状态和艺术创作过程的深刻体验。
不详
地炉煨芋栗,兀坐数寒更。
香篆消重爇,银釭剔复明。
月穿窗隙过,风拂树梢鸣。
唤醒吟边兴,敲推睡不成。
每嗟人世等浮沤,会聚如云散复收。
诗赋别情无白雪,酒浇离思有青州。
见梅须寄一枝信,对月还关两地愁。
此去若逢风雨夜,肯思细话对床不。
恰说重阳又罢休,奈何乌兔去悠悠。
可怜节后人心别,未信花前蝶意愁。
病里不禁三盏酒,客中虚负一年秋。
来年昨日登高兴,强健还能痛饮不。
颢气清如许,全钟在木犀。
碎金羞色浅,片脑愧香低。
根析蟾宫种,诗吟茧纸题。
折来供鼻观,何用上天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