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日,偶至野人汪氏之居,有神降于其室,自称天人李全,字德通。善篆字,用笔奇妙,而字不可识,云,天篆也。与予言,有所会者。复作一篇,仍用

酒渴思茶漫扣门,那知竹里是仙村。

已闻龟策通神语,更看龙蛇落笔痕。

色瘁形枯应笑屈,道存目击岂非温。

归来独扫空斋卧,犹恐微言入梦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翻译

口渴时随意敲门寻茶,哪料想竹林深处藏有仙人村庄。
早已听说龟壳卜卦能通神明的话语,再看那龙飞凤舞的书法痕迹。
面容憔悴身形枯槁,恐怕连你也会笑我如屈原般困顿,然而真理在心,难道不是温暖的慰藉。
回到家中独自清扫空荡的书斋躺下,仍怕那些深奥的道理进入梦境。

注释

酒渴:口渴。
思:想念。
茶:茶水。
漫:随意。
扣门:敲门。
那知:哪料到。
竹里:竹林中。
仙村:仙人居住的村庄。
龟策:龟壳卜卦。
通神语:通晓神明的语言。
龙蛇:形容书法如龙飞凤舞。
落笔痕:书法留下的痕迹。
色瘁形枯:面容憔悴,身形枯瘦。
应笑:恐怕会笑。
屈:指屈原。
道存:真理存在。
目击:亲眼见证。
温:温暖。
归来:返回。
独扫:独自清扫。
空斋:空荡的书斋。
微言:深奥的道理。
入梦魂:进入梦境。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文学家、书法家苏轼的作品。诗中描述了诗人偶然拜访野人汪氏之居,遇见自称为天人李全的神仙,其字德通,以篆书著称,但其书法笔迹奇妙却难以辨识,被誉为“天篆”。诗中充满了对超自然现象和高深书法艺术的赞美与向往。

诗的语言丰富,意境悠远。开篇“酒渴思茶漫扣门”表现了诗人在寻访神仙时的心情状态,既有期待又带着几分迫切。而“那知竹里是仙村”则透露出一种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发现。

接下来的两句“已闻龟策通神语,更看龙蛇落笔痕”,不仅展示了诗人对于神秘书法的敬仰,而且通过龟、龙、蛇这些象征着智慧和力量的动物,形象地描绘出李全书法的非凡与超脱。

“色瘁形枯应笑屈,道存目击岂非温”表达了诗人面对这种高超艺术时的自嘲与谦逊,同时也在肯定李全的书法是大道至简、内涵深厚。

最后两句“归来独扫空斋卧,犹恐微言入梦魂”则表达了诗人离开后仍然心有余悸,对这次难得的灵验体验怀有敬畏之心,担忧自己的凡胎肉身可能无法完全领会那份仙境。

整首诗通过对书法艺术的描述和神秘事件的叙述,展现了作者对于超越世俗、追求高远境界的深切向往。

收录诗词(3229)

苏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字:子瞻
  • 号:铁冠道人
  •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相关古诗词

浚井

古井没荒莱,不食谁为恻。

瓶罂下两绠,蛙蚓飞百尺。

腥风被泥滓,空响闻点滴。

上除青青芹,下洗凿凿石。

沾濡愧童仆,杯酒暖寒栗。

白水渐泓渟,青天落寒碧。

云何失旧秽,底处来新洁。

井在有无中,无来亦无失。

形式: 古风

红梅三首(其一)

怕愁贪睡独开迟,自恐冰容不入时。

故作小红桃杏色,尚余孤瘦雪霜姿。

寒心未肯随春态,酒晕无端上玉肌。

诗老不知梅格在,更看绿叶与青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红梅三首(其二)

雪里开花却是迟,何如独占上春时。

也知造物含深意,故与施朱发妙姿。

细雨裛残千颗泪,轻寒瘦损一分肌。

不应便杂妖桃杏,数点微酸已著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红梅三首(其三)

幽人自恨探春迟,不见檀心未吐时。

丹鼎夺胎那是宝,玉人頩颊更多姿。

抱丛暗蕊初含子,落盏秾香已透肌。

乞与徐熙画新样,竹间璀璨出斜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