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锁山十咏(其一)大涤洞

巍巍元盖天,岩穴閟仙宅。

别户穿虚明,层辉荡空碧。

神鼓振玉音,丹崖落琼液。

深通潜龙井,外障隔凡石。

缅怀元同翁,于焉此栖息。

华阳与林屋,隧道从所适。

我来兹山中,偶值肥遁迹。

灵草未易逢,翩翩飞鼠白。

形式: 古风

翻译

高大的元盖天,岩洞隐藏着仙人的居所。
门户穿透虚空,明亮的光芒在空中荡漾。
神灵擂响的鼓声,像玉质的声音回荡,红色的崖壁落下琼浆般的液体。
通往深处的龙井,外部屏障隔绝了凡俗的石头。
怀念元同翁,他在这里安身休息。
华阳和林屋,隧道任由我去探索。
我来到这座山中,意外地遇见隐居的生活。
稀有的灵草难以遇到,白色的老鼠轻盈飞舞。

注释

元盖天:形容极高峻的天空。
岩穴:山洞。
閟:隐藏。
虚明:透明而明亮。
层辉:层层叠叠的光辉。
神鼓:神秘的鼓声。
振:振动。
玉音:如玉般清脆的声音。
丹崖:红色的崖壁。
琼液:美酒般的液体。
潜龙井:隐秘的龙潭。
凡石:普通的石头。
缅怀:追忆。
元同翁:虚构的人物或指代隐士。
华阳:地名,道教圣地。
林屋:又一地名,道教洞府。
兹山:这座山。
肥遁迹:隐居的生活。
灵草:神奇的草药。
翩翩:轻盈的样子。
飞鼠:可能指白鼠。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仙境般的山洞景象,语言华丽,想象丰富。"巍巍元盖天"一句以宏伟的气势揭开序幕,展现出壮观的山峰如同覆盖苍天之势。接着“岩穴閟仙宅”则进一步描绘了深邃的岩洞中隐藏着仙家别墅的情景。

"别户穿虚明,层辉荡空碧"中,“别户”指的是山洞中的窗户,它们穿透了洞穴,让外面的光线照射进来,而“层辉”则形容光线在洞中反射折射的效果,使得整个空间充满了一种清澈而神秘的气息。

"神鼓振玉音,丹崖落琼液"一句,则通过对比手法,将自然界的声音(“神鼓”)与美妙的音乐(“玉音”)相比较,而“丹崖落琼液”则形容山中的溪流水声,如同珍贵的琼浆般清澈。

"深通潜龙井,外障隔凡石"中,“潜龙井”暗示着洞穴深处与神秘力量相连,而“外障隔凡石”则表明这座山虽与尘世隔绝,却仍有其独特的天然屏障。

诗人在“缅怀元同翁,于焉此栖息”中流露出对古人元同翁(即吕本中)的怀念之情,并表达了自己愿意在这片仙境中安身立命的愿望。

"华阳与林屋,隧道从所适"一句,则描绘了一种隐逸生活的景象,其中“华阳”、“林屋”都是美好的居住环境,而“隧道从所适”则表明诗人对这种山中隐逸生活有着深刻的体验和理解。

“我来兹山中,偶值肥遁迹”一句,诗人用“偶值”表示自己偶然间发现了这条隐者的足迹,“肥遁”指的是隐者为了避世而选择的道路。

最后,“灵草未易逢,翩翩飞鼠白”中,“灵草”通常与仙境有关,这里则表达了一种难以遇见珍奇之物的意境,而“翩翩飞鼠白”则形容山中的精灵或是其他神异生物,它们在空中自由飞翔,呈现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景象。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山洞自然景观和仙界生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大自然之美的深切感悟。

收录诗词(16)

吕同老(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九锁山十咏(其八)丹泉

觱沸槛外泉,远出天柱阳。

清音映空谷,潜波涣寒塘。

昔人养灵芝,长年此山旁。

金骨换玉髓,素虬朝紫皇。

尚馀浴丹池,神光透扶桑。

蓬莱几扬尘,兹泉日泱泱。

我愿涤世纷,朗咏三元章。

手持北斗杓,下酌流霞浆。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九锁山十咏(其十)云根石

吾闻泰山云,触石无不至。

如何兹山中,有石象云气。

仙人事狡狯,幻化翻手易。

鳞鳞作荟蔚,冉冉涌苍翠。

清分涧水流,幽映林木邃。

已逃苍狗变,长见玉芝瑞。

形式: 古风

九锁山十咏(其六)仙迹岩

嬴秦乱天纲,猛志凌海水。

长驱万山石,鞭策无远迩。

馀威及兹地,夜半走百鬼。

仙人惜灵宫,一怒俱披靡。

巉然断崖上,遗迹俯清泚。

溪声助叱咤,野藓避冠履。

兹事三千年,孰决非与是。

摩挲苍玉纹,俛仰求至理。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九锁山十咏(其九)石壁

清飙吹衣裳,缥缈淩层巅。

玲珑峭壁下,杖策穷回旋。

名图谢模写,大巧无雕镌。

窅如晴云影,霭霭行青天。

飘如水风会,微澜起平川。

石崖前蔽亏,胜事惜未全。

吾将运真宰,疏凿成坦然。

结茅此山阿,长吟伴飞仙。

形式: 古风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