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东至淇门答宋十一参军之问

南星中大火,将子涉清淇。

西林改微月,征旆空自持。

碧潭去已远,瑶华折遗谁。

若问辽阳戍,悠悠天际旗。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翻译

南方天空中的大火星,引领你渡过清澈的淇水。
西边树林里,月亮变得微弱,你的征途上只剩下空荡的旗帜。
你已经远离那绿色深潭,想折的美玉花该送给谁呢?
如果有人询问辽阳的守卫,他们只看到天边飘摇的军旗。

注释

南星:古代指南方天空中的一颗亮星,象征方向或指引。
大火:星名,即心宿二,古人认为它代表夏天和南方。
清淇:清澈的淇水,可能指一条河流。
西林:西方的树林。
微月:月亮微弱,形容夜晚即将过去。
征旆:出征的旗帜。
碧潭:清澈的深潭。
瑶华:美玉般的花朵,象征纯洁或珍贵之物。
辽阳戍:辽阳的边防驻地。
悠悠:遥远或漫长。
天际旗:天边飘动的军旗,象征远方的战事。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陈子昂的作品,名为《征东至淇门答宋十一参军之问》。从诗中可以看出作者在夜晚独自一人行走于南星与清淇之间的情景。在这样的环境里,诗人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感慨和对远方征战将士的关切。

首先,“南星中大火,将子涉清淇”描绘了一幅夜空下闪烁着明亮星光的大背景,诗人似乎在用这壮丽的景象来映衬自己的孤独与心境。接着,“西林改微月,征旆空自持”则表达了作者对远方战场上的将士们所飘扬的旗帜和他们坚守岗位的情形。

“碧潭去已远,瑶华折遗谁”一句,则是诗人在行走中感慨于旅途的遥远与自然景观之间的心灵交流。最后,“若问辽阳戍,悠悠天际旗”则直接提出了对边疆将士们坚守职责的情形,以及那种超越时空、直达心灵深处的关怀。

整首诗通过夜行的描写和星辰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寂寞与对远方战事的忧虑,同时也表达了一种对国家边疆安全的关切和对将士们坚守岗位精神的赞美。

收录诗词(129)

陈子昂(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文学家、诗人,初唐诗文革新人物之一。因曾任右拾遗,后世称陈拾遗。存诗共100多首,其诗风骨峥嵘,寓意深远,苍劲有力。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有组诗《感遇》38首,《蓟丘览古》7首和《登幽州台歌》、《登泽州城北楼宴》等。与司马承祯、卢藏用、宋之问、王适、毕构、李白、孟浩然、王维、贺知章称为仙宗十友

  • 字:伯玉
  • 籍贯:梓州射洪(今四川省射洪市)
  • 生卒年:公元661~公元702

相关古诗词

度峡口山赠乔补阙知之王二无竞

峡口大漠南,横绝界中国。

丛石何纷糺,赤山复翕赩。

远望多众容,逼之无异色。

崔崒乍孤断,逶迤屡回直。

信关胡马冲,亦距汉边塞。

岂依河山险,将顺休明德。

物壮诚有衰,势雄良易极。

逦迤忽而尽,泱漭平不息。

之子黄金躯,如何此荒域。

云台盛多士,待君丹墀侧。

形式: 古风 押[职]韵

春台引

感阳春兮生碧草之油油,怀宇宙以伤远,登高台而写忧。

迟美人兮不见,恐青岁之遂遒。

从毕公以酣饮,寄林塘而一留。

采芳荪于北渚,忆桂树于南州。

何云木之美丽,而池馆之崇幽。

星台秀士,月旦诸子。嘉青鸟之辰,迎火龙之始。

挟宝书与瑶瑟,芳蕙华而兰靡。乃掩白蘋,藉绿芷。

酒既醉,乐未已。击青钟,歌渌水。

怨青春之萎绝,赠瑶台之旖旎。

愿一见而道意,结众芳之绸缪。

曷余情之荡漾,瞩青云以增愁。

怅三山之飞鹤,忆海上之白鸥。

重曰:群仙去兮青春颓,岁华歇兮黄鸟哀。

富贵荣乐几时兮,朱宫碧堂生青苔,白云兮归来。

形式: 古风

秋园卧病呈晖上人

幽寂旷日遥,林园转清密。

疲疴澹无豫,独坐泛瑶瑟。

怀挟万古情,忧虞百年疾。

绵绵多滞念,忽忽每如失。

缅想赤松游,高寻白云逸。

荣吝始都丧,幽人遂贞吉。

图书纷满床,山水蔼盈室。

宿昔心所尚,平生自兹毕。

愿言谁见知,梵筵有同术。

八月高秋晚,凉风正萧瑟。

形式: 古风 押[质]韵

送别出塞

平生闻高义,书剑百夫雄。

言登青云去,非此白头翁。

胡兵屯塞下,汉骑属云中。

君为白马将,腰佩骍角弓。

单于不敢射,天子伫深功。

蜀山余方隐,良会何时同。

形式: 古风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