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十二月二日雨后微雪,太守徐君猷携酒见过,坐上作浣溪沙三首。明日酒醒,雪大作,又作二首(其四)

半夜银山上积苏,朝来九陌带随车。涛江烟渚一时无。

空腹有诗衣有结,湿薪如桂米如珠。冻吟谁伴捻髭须。

形式: 词牌: 浣溪沙

翻译

深夜下起鹅毛大雪,野草丛上覆满白雪,犹如一座座银山,早晨看到田野里雨雪交加,昔日大江里奔涌的波涛和沙渚上弥漫的水烟,这时间都没有了,变成了白茫茫的冰天雪地。
饥饿的肚子里只有诗词,衣服上编织成结,潮湿的柴火像桂木一样宝贵,一粒粒的米就像一颗颗珍珠一样珍贵,谁能和我在寒天里捻着胡须吟咏诗句?

注释

半夜:夜里十二点左右,也泛指深夜。
王维《扶南曲歌词》之四:“入春轻衣好,半夜薄妆成。
”银山:雪堆积貌。
积苏:指丛生的野草。
范成大《古风上知府秘书》之一:“身轻亦仙去,罡风与之俱,俯视旧篱落,渺莽如积苏。
”九陌:田间的道路。
苏轼《次韵蒋颖叔钱穆父从驾景灵宫》之一:“雨收九陌丰登后,日丽三元下降辰。
”随车:谓时雨跟着车子而降。
也比喻官吏施行仁政及时为民解忧。
捻髭须:捻弄髭须。
沉思吟哦之状。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浣溪沙·十二月二日雨后微雪,太守徐君猷携酒见过,坐上作浣溪沙三首》中的第四首。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冬日清晨的景象,通过“半夜银山上积苏”形象地写出夜半时分雪花堆积如山的画面,展现了雪后的清冷世界。接着,“朝来九陌带随车”描绘了早晨道路上积雪覆盖,如同洁白的绸带随风飘动的场景。

诗人进一步通过比喻,将湿漉漉的柴火比喻为珍贵的桂木,米粒则比作珍珠,生动地表现出雪后生活的艰辛与诗意。最后,“冻吟谁伴撚髭须”表达了诗人独自在寒冷中吟诗,无人陪伴的寂寥,以及对友情的怀念。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清新淡雅的语言,描绘了冬日雪景,寓情于景,透露出诗人坚韧的生活态度和孤寂的情感世界。

收录诗词(3229)

苏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字:子瞻
  • 号:铁冠道人
  •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相关古诗词

浣溪沙.十二月二日雨后微雪,太守徐君猷携酒见过,坐上作浣溪沙三首。明日酒醒,雪大作,又作二首(其五)

万顷风涛不记苏。雪晴江上麦千车。但令人饱我愁无。

翠袖倚风萦柳絮,绛唇得酒烂樱珠。尊前呵手镊霜须。

形式: 词牌: 浣溪沙

江城子.大雪。有怀朱康叔使君,亦知使君之念我也,作此以寄之

黄昏犹是雨纤纤。晓开帘。欲平檐。

江阔天低,无处认青帘。

孤坐冻吟谁伴我,揩病目,撚衰髯。

使君留客醉厌厌。水晶盐。为谁甜。

手把梅花,东望忆陶潜。

雪似故人人似雪,虽可爱,有人嫌。

形式: 词牌: 江城子

定风波.咏红梅

好睡慵开莫厌迟。自怜冰脸不时宜。偶作小红桃杏色,闲雅,尚馀孤瘦雪霜姿。

休把闲心随物态,何事,酒生微晕沁瑶肌。诗老不知梅格在,吟咏,更看绿叶与青枝。

形式: 词牌: 定风波

满江红.寄鄂州朱使君寿昌

江汉西来,高楼下、蒲萄深碧。犹自带、岷峨雪浪,锦江春色。君是南山遗爱守,我为剑外思归客。对此间、风物岂无情,殷勤说。

江表传,君休读。狂处士,真堪惜。空洲对鹦鹉,苇花萧瑟。不独笑书生争底事,曹公黄祖俱飘忽。愿使君、还赋谪仙诗,追黄鹤。

形式: 词牌: 满江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