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桂楫中流望,京江两畔明。
林开扬子驿,山出润州城。
海尽边阴静,江寒朔吹生。
更闻枫叶下,淅沥度秋声。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动人的自然景象,诗人站在桂楫之中远望,眼前是京江两岸的明媚风光。林间露出了古道和驿站,山势延伸至润州城下。海天相接的地方,边塞显得宁静而又神秘;江水在寒冷的秋风中泛起涟漪,每一次吹过枫叶,都似乎能听见秋天特有的声音,淅沥而不绝。
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自己对大自然深厚的情感和对静谧生活的向往。同时,这也反映出诗人的内心世界,他可能在寻求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与自由。此外,诗中的意象也富含哲理,暗示了生命如同江水般流动,而自然则是永恒不变的背景。
不详
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喜济人患难,工于诗。年四十游京师,唐玄宗诏咏其诗,至“不才明主弃”之语,玄宗谓:“卿自不求仕,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未仕,后隐居鹿门山,著诗二百余首。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王孟”
共喜年华好,来游水石间。
烟容开远树,春色满幽山。
壶酒朋情洽,琴歌野兴闲。
莫愁归路暝,招月伴人还。
西上游江西,临流恨解携。
千山叠成嶂,万水泻为溪。
石浅流难溯,藤长险易跻。
谁怜问津者,岁晏此中迷。
龙象经行处,山腰度石关。
屡迷青嶂合,时爱绿萝闲。
宴息花林下,高谈竹屿间。
寥寥隔尘事,疑是入鸡山。
出谷未停午,到家日已曛。
回瞻下山路,但见牛羊群。
樵子暗相失,草虫寒不闻。
衡门犹未掩,伫立望夫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