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高廷礼为陈拙脩绘沧洲隐

我昔放仙鸟,梦游东海滨。

行歌小山桂,遂偶沧洲人。

结交龙门子,招邀浮丘生。

都无簪冕系,而有山水情。

浮丘逐铜辇,龙门登玉堂。

皤然沧洲隐,与我唫沧浪。

有时猎群书,宛在竹深处。

境静不遑眠,中宵启前户。

龙门惜暌离,故写无声诗。

别后见云树,相思但悽其。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王恭的《题高廷礼为陈拙脩绘沧洲隐》描绘了一幅梦境般的画面。诗人回忆自己曾释放仙鸟,随后在梦中漫游至东海之滨,邂逅了山桂和沧洲隐士。他们结识了龙门子和浮丘生,这些人超脱尘世,不拘于官场,而是寄情于山水之间。诗人与他们一同游历,如浮丘追逐铜辇,龙门子进入仙境般的玉堂,而沧洲隐者则与他共饮沧浪水。

诗人沉浸在书海之中,沉醉于宁静的竹林深处,夜晚也不忘读书,直到夜半时分才打开门窗。他对龙门子的离别充满感慨,通过无声的诗篇寄托思念。即使分别后只能遥望云树,诗人的心中仍然充满了对友人的深深相思,情感凄婉动人。整首诗以梦境为线索,展现了诗人对自由自在、超凡脱俗生活的向往和对友情的珍视。

收录诗词(1328)

王恭(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 字:安仲
  • 籍贯:长乐沙堤
  • 生卒年:1343-?

相关古诗词

阜阳陈果之爱日堂

慈竹隐疏幔,慈乌巢近林。

春阳发众汇,寸草齐倾心。

懿彼堂上人,辛勤嗣徽音。

至恩谅莫酬,廓然天地深。

以兹常爱日,承颜竞分阴。

常虑日苦短,徂年易骎骎。

皇天锡难老,菽水当在今。

何必太行颠,望云伫层琴。

客游阜阳墅,闻风感微忱。

谁持大手笔,以著贤母箴。

南陔久不作,为君起讴吟。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游竹林深处因赠拙归居士

深林霁初霭,氤氲逗萝径。

烦熇遍朱火,爱此山中静。

拂石云共眠,横琴鸟皆听。

神閒境自玄,物澹心逾迥。

超然维摩居,水月初见性。

行苦人未归,岩栖独清净。

形式: 古风

建安王彦真善墨竹道遇新宁林彦时写岁寒烟雨为别索余就题其上

黄鹤久为别,苍茫云海涯。

青鸾尔何来,婉娈湘山期。

烟雨变丛色,虚心独华滋。

于焉脱节劲,岂逐春华萎。

二十五清弦,一弦一悽其。

鸾惊复分去,鹤怨仍伤离。

纵使鸾鹤悲,终归集瑶池。

梧树秋不实,天霜落寒威。

谁能慰孤凤,日夕恒苦饥。

缄情寄幽梦,忆君苍筤枝。

形式: 古风

题画扇

山空水云净,月出洲渚白。

寒苇梳幽风,孤蓬逗秋色。

垂纶久忘鱼,击汰非干泽。

终愧坐磻溪,皓首钓人国。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