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其二)腊月二十一日可远堂索赋

落日半亭榭,山影没壶中。

苍然欲不可极,迢递未归鸿。

锦织家人何在,春寄故人不到,寂寞听疏钟。

木末见江去,无雪著渔翁。词舂容,歌慷慨,语玲珑。

岁云暮矣相见,明日是东风。

远想使君台上,携手与人同乐,中夜说元龙。

世事无足语,且看烛花红。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淡远的山水田园图景,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抒发了诗人对往昔时光和故人的怀念之情。诗中充满了静谧与寂寞的情调,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

"落日半亭榭,山影没壶中" 这两句设置了诗歌的空间场景,夕阳西下,山影倒映在水中,营造出一种恬静悠远的氛围。"苍然欲不可极,迢递未归鸿" 描述了大自然的辽阔与深邃,以及鸟儿的归巢未至,增添了一份淡淡的忧伤。

"锦织家人何在,春寄故人不到" 这两句流露出诗人的思念之情。家中的人不知所终,春天里寄去的情书也未能达到,表达了对亲人和朋友无法相见的无奈与渴望。

"寂寞听疏钟。木末见江去,无雪著渔翁" 这两句诗继续强化了寂寞孤独的感觉,钟声在空旷中回响,而远处的江水和渔人,都成了诗人心境的映射。

"词舂容,歌慷慨,语玲珑。岁云暮矣相见,明日是东风" 这几句则转向了对文学艺术的追求与表达,以及对未来美好时光的期待,但这种期待又带着时间流逝和人事变迁的无常。

最后两句 "远想使君台上,携手与人同乐,中夜说元龙。世事无足语,且看烛花红" 表达了诗人对于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面对现实无奈时的超然态度。在这世界变化莫测的洪流中,只能暂时沉醉于烛光之下,寻找片刻的慰藉。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丰富的意象构建,展现了诗人复杂而深邃的心灵世界。

收录诗词(563)

刘辰翁(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别号须溪。南宋末年著名的爱国诗人。景定三年(1262)登进士第。他一生一生致力于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活动,为后人留下了可贵的丰厚文化遗产,遗著由子刘将孙编为《须溪先生全集》,《宋史·艺文志》著录为一百卷,已佚

  • 字:会孟
  • 籍贯:庐陵灌溪(今江西省吉安市吉安县梅塘乡小灌村)
  • 生卒年:1233.2.4—1297.2.12

相关古诗词

水调歌头(其二十一)和彭明叔七夕

不见古时月,何似汉时秋。

朱陈村里新样,新妇又骑牛。

欲脱参前氐后,又说河边河鼓,此会没来由。

何处设瓜果,香动帻沟窭。郭郎老,谁为理,岂情流。

人间□睡五日,五日复何悠。

吾腹空虚久矣,子有满堂锦绣,犊鼻若为酬。

玉友此时好,空负葛巾篘。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押[尤]韵

水调歌头(其十四)

山水无宿约,村暗自当还。

不知有客乘兴,载我弄沧湾。

酒吸明河欲尽,月落三星在下,未放水风闲。

影转松起舞,扶步入林间。恨无人,横野笛,叫关山。

知君慷慨何事,惜得米阳关。

看取大江东去,把酒凄然北望,说著泪潺湲。

我饮自须尽,君唱有何难。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水调歌头(其二十三)陈平章即席赋

夜看二星度,高会列群英。

苍颜白发乌帽,风入古槐清。

客有羽衣来者,仍是寻常百姓,坐觉孟公惊。

且勿多酌我,未厌我狂醒。金瓯启,银信喜,衮衣新。

向来淮浙草木,隐隐有馀声。

闻说井阑沙语,感念石壕村事,倾耳发惊霆。

举酒奉公寿,天意厚苍生。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水调歌头(其十五)

雨声深院里,歌扇小楼中。

当时飞燕马上,妖艳为谁容。

娇颤须扶未稳,腰袅轻笼小驻,玉女最愁峰。

掠鬓过车骤,回首意冲冲。宝钗斜,云鬓乱,几曾逢。

谁知去三步远,此痛与君同。

玉箸残妆谁见,獭髓轻痕妙补,粉黛不须浓。

重见为低诉,馀恨更匆匆。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