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和李义山赋菊二首(其一)

嫩萼犹封绿,繁英已醉黄。

雨馀三径晚,秋到一枝香。

滴滴盈朝露,晖晖映夕阳。

何妨浮玉斝,共醉木兰堂。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翻译

花瓣还带着嫩绿的光泽,花朵已经泛出黄色的醉态。
雨后的小路在傍晚显得格外宁静,秋天的气息从一枝花传来香气。
晨露滴滴,充满朝气,夕阳余晖照耀着花朵。
不妨举杯如玉,让我们在木兰堂一同沉醉。

注释

嫩萼:未完全开放的花蕾。
封:覆盖。
绿:绿色。
繁英:繁多的花朵。
醉:形容花朵盛开的样子。
黄:黄色。
雨馀:雨后。
三径:隐居者的小路。
晚:傍晚。
秋到:秋天来临。
一枝香:一枝散发香气的花朵。
滴滴:形容露珠滴落。
盈:满盈。
朝露:早晨的露水。
晖晖:阳光灿烂的样子。
夕阳:傍晚的太阳。
何妨:何不。
浮玉斝:比喻清酒如玉,斝是古代的酒器。
共醉:一起畅饮。
木兰堂:以木兰命名的厅堂,可能象征高雅或女子居所。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季菊花盛开的画面。诗人通过对比嫩绿的萼片和已经变黄的繁密花瓣,表现了菊花在秋天的独特景象。"雨馀三径晚"给人以湿润凉爽之感,暗示着秋天的雨水刚刚停歇,而三条小路上仍残留着雨后的清新气息。"秋到一枝香"则突出了菊花在秋季独有的芬芳。

接下来的两句"滴滴盈朝露,晖晖映夕阳"描绘了早晨露珠挂满每一片叶子和花瓣,而傍晚时分,温暖的阳光照耀着这些水珠,使其闪闪发光。这样的景象不仅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也增添了一份生机与活力。

最后两句"何妨浮玉斝,共醉木兰堂"则是诗人表达了愿意沉浸在这美好自然界之中,与大自然一同享受那份清新与宁静。这里的“玉斝”比喻美酒,而“木兰堂”则可能指的是诗人的书房或某个特定的地点,象征着文人雅集的场所。

这首诗通过对秋菊之美的细腻描绘,以及对自然界中生机与宁静氛围的赞美,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切感受和艺术造诣。

收录诗词(1042)

王之道(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公元一〇九三年至一一六九年字彦猷。生于宋哲宗元祐八年,卒于孝宗乾道五年,年七十七岁。善文,明白晓畅,诗亦真朴有致。为人慷慨有气节。宣和六年,(公元一一二四年)与兄之义弟之深同登进士第。对策极言燕云用兵之非,以切直抑制下列。调历阳丞。绍兴和议初成,之道方通判滁州,力陈辱国非便。大忤秦桧意,谪监南雄盐税。坐是沦废者二十年。后累官湖南转运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之道著有相山集三十卷,《四库总目》相山词一卷,《文献通考》传于世

  • 籍贯:庐州濡须

相关古诗词

送无为守郑深道移严州

世称儒雅擅青徐,今见君侯信不虚。

报政未容更绣水,除书先已易桐庐。

郡邻帝所旋趋召,地切家山勿恋居。

千乘来迎催去急,邦人何计挽行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送刘元发归鄱阳次其韵

杖藜千里访茅茨,来赴当年一笑期。

白发我徒悲老大,青山君尚记艰危。

夜听高论因忘寐,昼味新诗可疗饥。

冬日迎长殊可爱,何妨去国少迟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送安丰判官江叔夜用菊花韵

冬温行色好,江上菊花黄。

乡味莼羹美,皇恩诰墨香。

招延从北海,吟咏继东阳。

别后如相忆,时应问草堂。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送江致远归建昌

翩然归兴不吾留,应为高堂念远游。

数日语离良作恶,几时书到得无愁。

白沙翠竹千山晚,朱实黄花万里秋。

后夜西风茅店月,醉吟应不费冥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