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无为守郑深道移严州

世称儒雅擅青徐,今见君侯信不虚。

报政未容更绣水,除书先已易桐庐。

郡邻帝所旋趋召,地切家山勿恋居。

千乘来迎催去急,邦人何计挽行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鉴赏

诗中“儒雅擅青徐”一句,表明无为守郑深道移严州之人以儒雅著称,其风度翩翩,不失为士族之佳。"今见君侯信不虚"则是说现实中的这位守将,与传闻中的一样,都令人信赖。

"报政未容更绣水",可能暗示着政治上的变动,尚未稳固,不宜轻易行事;"除书先已易桐庐",则似乎指代换取新职务之意,或是转调的象征。这里“绣水”与“桐庐”,都是诗人情感寄托之所。

"郡邻帝所旋趋召"显示了朝廷对守将郑深道移严州的重视,频繁地召见他;"地切家山勿恋居"则透露出一份离别之痛,虽然家乡与官职相连,但也难以留恋。

"千乘来迎催去急"形容的是守将离别时,一群人马来送行,气氛紧迫;"邦人何计挽行车"则是诗人对这位即将离开的守将表示惋惜之情,希望能有所留恋。

总体来说,这首诗表达了对于离别的一种复杂的情感,同时也反映出当时政治环境和个人际遇的微妙变化。

收录诗词(1042)

王之道(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公元一〇九三年至一一六九年字彦猷。生于宋哲宗元祐八年,卒于孝宗乾道五年,年七十七岁。善文,明白晓畅,诗亦真朴有致。为人慷慨有气节。宣和六年,(公元一一二四年)与兄之义弟之深同登进士第。对策极言燕云用兵之非,以切直抑制下列。调历阳丞。绍兴和议初成,之道方通判滁州,力陈辱国非便。大忤秦桧意,谪监南雄盐税。坐是沦废者二十年。后累官湖南转运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之道著有相山集三十卷,《四库总目》相山词一卷,《文献通考》传于世

  • 籍贯:庐州濡须

相关古诗词

送刘元发归鄱阳次其韵

杖藜千里访茅茨,来赴当年一笑期。

白发我徒悲老大,青山君尚记艰危。

夜听高论因忘寐,昼味新诗可疗饥。

冬日迎长殊可爱,何妨去国少迟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送安丰判官江叔夜用菊花韵

冬温行色好,江上菊花黄。

乡味莼羹美,皇恩诰墨香。

招延从北海,吟咏继东阳。

别后如相忆,时应问草堂。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送江致远归建昌

翩然归兴不吾留,应为高堂念远游。

数日语离良作恶,几时书到得无愁。

白沙翠竹千山晚,朱实黄花万里秋。

后夜西风茅店月,醉吟应不费冥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送许判官志仁

是行犹及豫章春,闻说逢迎有故人。

倾盖为君殊快意,掺袪令我重伤神。

向阳花木初开叶,得雨蛟龙已转身。

江上新晴应更好,绿杨如幄草如茵。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