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六首(其一)

留侯决成败,面折愧周昌。

垂老召商叟,鸿鹄自高翔。

形式: 五言绝句 押[阳]韵

翻译

留侯张良决定着关键的胜负,当面直言让周昌感到羞愧。
年迈的他召见了商山的隐士,如同鸿鹄展翅高飞追求自由。

注释

留侯:指汉代名臣张良,曾辅佐刘邦建立汉朝。
决成败:决定重大事情的胜负。
面折:当面指责,毫不留情。
愧:感到羞愧。
周昌:西汉大臣,以直言敢言著称。
垂老:形容人年纪大。
商叟:商山的隐士,通常指有道之人。
鸿鹄:天鹅,象征志向远大的人。
自高翔:自行高飞,比喻追求理想或自由。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辙的《读史六首(其一)》中的片段,主要描绘了留侯张良在关键时刻以智谋决定国家命运的情景,以及他晚年时的淡泊与志向。"留侯决成败",点明了张良在刘邦建立汉朝中的关键作用,他的决策对胜负起到了决定性影响。"面折愧周昌",则借周昌的直率性格,衬托出张良的智慧和勇气,敢于当面直言,不畏权贵。

"垂老召商叟",这里的"商叟"可能指的是隐士或者有远见的长者,暗示张良在年迈之际仍然保持着对人才的重视和对国家的关心。"鸿鹄自高翔",以鸿鹄比喻张良的高洁品性和自由飞翔的志向,即使在功成名就后,依然保持着超脱世俗的追求。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赞扬了张良的智勇和高尚品格,同时也寓含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深深敬意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收录诗词(1852)

苏辙(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 字:子由
  • 籍贯:眉州眉山(今属四川)
  • 生卒年:1039—1112年

相关古诗词

读史六首(其三)

贾生料吴楚,竟毙大梁城。

一身不自保,痛哭空伤生。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庚]韵

逍遥堂会宿二首(其一)

逍遥堂后千寻木,长送中宵风雨声。

误喜对床寻旧约,不知漂泊在彭城。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逍遥堂会宿二首(其二)

秋来东阁凉如水,客去山公醉似泥。

困卧北窗呼不起,风吹松竹雨凄凄。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齐]韵

郭尉惠古镜

凛如秋月照虚空,遇水留形处处同。

一瞬自成千亿月,精神依旧满胸中。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