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公(其三)

各戴头颅万里行,九州无处可偷生。

上尊犹拜养牛赐,五鼎先看福鹿烹。

断狱总应名国贼,犯颜犹记与天争。

伤心祸首兼戎首,万骨虽枯恨未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群公(其三)》是清代诗人黄遵宪所作,通过深沉的笔触,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深刻反思和对社会现实的强烈批判。

首联“各戴头颅万里行,九州无处可偷生”以壮烈的气势开篇,描绘了历史人物为了理想或事业,不畏艰难险阻,远赴万里,即使在广阔的九州大地也找不到逃避现实的角落,体现了他们为追求正义和真理不惜牺牲的精神。

颔联“上尊犹拜养牛赐,五鼎先看福鹿烹”运用对比手法,揭示了权力与利益的矛盾。上尊者(即高位者)依然接受着看似恩赐的供养,而底层百姓却可能因为微小的利益而遭受残酷的惩罚。这里暗含了对封建社会中权力滥用、贫富差距悬殊的批判。

颈联“断狱总应名国贼,犯颜犹记与天争”进一步深化了对社会不公的揭露。断案者往往成为国家的罪人,因为他们维护了法律的公正,挑战了权贵的利益;而敢于直言的人则与天争,意味着他们对抗权威,追求真理。

尾联“伤心祸首兼戎首,万骨虽枯恨未平”表达了诗人对历史悲剧的深切同情和对不公的愤怒。历史上的祸乱不仅由政治领袖引起,也与军事冲突密切相关,无数生命因此凋零,但诗人内心的愤恨并未消散,对正义的渴望和对不公的谴责持续存在。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深刻剖析,展现了诗人对社会不公、权力腐败的强烈批判,以及对正义和真理的不懈追求。

收录诗词(845)

黄遵宪(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外交家、政治家、教育家。别号人境庐主人,广东省梅州人,光绪二年举人,历充师日参赞、旧金山总领事、驻英参赞、新加坡总领事,戊戌变法期间署湖南按察使,助巡抚陈宝箴推行新政。工诗,喜以新事物熔铸入诗,有“诗界革新导师”之称。有《人镜庐诗草》、《日本国志》、《日本杂事诗》。被誉为“近代中国走向世界第一人”

  • 字:公度
  • 籍贯:汉族客家
  • 生卒年:1848年4月27日~1905年3月28日

相关古诗词

群公(其四)

途穷日暮更何求,白首同拚一死休。

衔刃尚希忠烈传,盖棺免索太师头。

彗星扫地应除旧,祸水滔天幸绝流。

九庙有灵先诏在,朝衣趋谒定应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奉谕改于八月廿四日回銮感赋

翘首齐瞻辇路尘,又迟銮驾阻时巡。

翠华望遍今天下,玉玺犹持一妇人。

万里河难塞瓠子,九霄星未转钩陈。

三公一国狐裘赋,谁是安危社稷臣?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和议成志感

天乎叔带召戎来,举国倾危九庙哀。

拳勇竟遭王室乱,首谋尚纵贼人魁。

失民更为丛驱爵,毕世难偿债筑台。

坐视陆沈谁任责?事平敢望救时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启銮喜赋

千官万骑奉龙骧,跸路爻闾扈从忙。

罪首既诛昏墨贼,民心犹戴往黄皇。

神灵拥护华舆稳,父老欢迎麦饭香。

回首南山宫阙峻,定知在莒永无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