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陶悲从弟仲德韵哭陈泽民

年来朋旧少,大半已彫零。

人物如吾子,共谓上青冥。

行年才五十,叹惜负平生。

忆子初见我,我意已先倾。

爱子器识远,伫子功业成。

纵不登要路,亦必享遐龄。

贰邑曾未久,早已闻政声。

方将脱选调,荣养娱亲庭。

天公亦何事,于此独无情。

一旦弃我去,不复见仪形。

痛伤风月夜,空对酒尊盈。

形式: 古风

翻译

近年来朋友稀少,大多已经衰老凋零。
像你这样的人物,大家都认为会直上青云。
年纪刚满五十,感叹一生未能尽展抱负。
回忆初次见到你,我内心已对你倾心。
爱你才识出众,期待你成就一番事业。
即使不能登上显赫高位,也必定长寿。
你在地方任职不久,政绩已广为人知。
正准备辞去官职,回家孝养双亲。
老天为何如此无情,竟让你离世。
突然你就离我而去,再也不能相见。
在风月之夜痛感悲伤,只能对着满杯酒独自沉思。

注释

朋旧:老朋友。
彫零:衰老凋零。
青冥:高空,比喻高位。
行年:年龄。
负:辜负。
器识:才识,器度。
遐龄:长寿。
贰邑:地方官职。
政声:政绩声誉。
脱选调:辞职调任。
亲庭:家庭。
天公:指命运。
仪形:形象,这里指人的身体。
痛伤:深深悲痛。
酒尊:酒杯。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家吴芾所作,名为《和陶悲从弟仲德韵哭陈泽民》。诗中表达了作者对故人逝去的哀伤,以及对人生易逝、功业难成的感慨。

“年来朋旧少,大半已彫零。”这两句点出了时光飞逝,友伴稀少的主题。"人物如吾子,共谓上青冥。"则是说像诗中的“我”这样的人物都赞誉为品格高尚,精神境界超脱尘世。

“行年才五十,叹惜负平生。”表达了对短暂生命和未能实现的理想抱憾。"忆子初见我,我意已先倾。"这两句则是说作者从第一次遇到陈泽民时,就被他的才能所吸引。

“爱子器识远,伫子功业成。”赞扬陈泽民的才华和学识,以及他将要完成的事业。"纵不登要路,亦必享遐龄。"即使不能达到最高的位置,也必将享有长寿。

“贰邑曾未久,早已闻政声。”指的是陈泽民在地方任职虽然时间不长,但已经展现了他的政治才能。"方将脱选调,荣养娱亲庭。"则是在说他即将被选拔为官,能够光宗耀祖,让家人享受幸福。

“天公亦何事,于此独无情。”这两句是在质疑上天,为何对陈泽民如此无情,让他早逝。

“一旦弃我去,不复见仪形。”表达了作者对于朋友离去的悲痛和永不再见面的哀伤。"痛伤风月夜,空对酒尊盈。"则是在描述在一个风清月明的夜晚,独自一人饮酒,心中充满了对逝去友人的思念和悲伤。

这首诗通过作者对故人陈泽民之死的哀悼,抒写了对生命短暂、功业难成以及人生无常的深切感慨。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朋友才华横溢、英年早逝的不舍与惋惜。

收录诗词(1146)

吴芾(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浙江台州府人(现今浙江省台州市仙居县田市吴桥村)人。绍兴二年(1132)进士,官秘书正字,因揭露秦桧卖国专权被罢官。后任监察御史,上疏宋高宗自爱自强、励精图治

  • 字:明可
  • 号:湖山居士
  • 生卒年:1104—1183

相关古诗词

和陶影答形

行止每依人,人皆笑我拙。

独以相从久,未能便弃绝。

纵君得显荣,亦耻事谀悦。

人情苦好乖,会少常多别。

而我独与君,初不易生灭。

相亲如一体,亦不畏寒热。

但我常自暇,而君力常竭。

若以此比方,孰优还若劣。

形式: 古风 押[屑]韵

和黄作霖白发

白发有公道,古来人尽然。

我初未四十,霜雪已满颠。

黄子我同岁,比我还更贤。

时命未遇合,退藏非自捐。

不须悲晚景,不须怨苍天。

如君岂长贫,时主方御乾。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和董伯玉不向东山久韵(其三)

我暂出山去,常忧蕙帐空。

闻君东山乐,爱君古人风。

日暮君不来,碧云蔽高穹。

凌晨戒僮仆,驾言将徂东。

形式: 古风 押[东]韵

和董伯玉不向东山久韵(其五)

云气满户庭,岚光入窗牖。

是中有佳处,不出吾座右。

迩来独何事,未免踆踆走。

三读寄佳篇,临风嗟叹久。

形式: 古风 押[有]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