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塞外冲沙损眼明,归来养病住秦京。
上高楼阁看星坐,著白衣裳把剑行。
常说老身思斗将,最悲无力制蕃营。
翠眉红脸和回鹘,惆怅中原不用兵。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久历沙场的老将军归来后的凄凉心境。开篇“塞外冲沙损眼明”,写出了长期在边疆与沙尘作战,导致眼睛受损的艰辛经历。随后,“归来养病住秦京”则展示了他退役后在首都秦京(今陕西西安)养病的生活。
诗人通过“上高楼阁看星坐,著白衣裳把剑行”这两句,表达了老将军孤独守望中的豪情壮志。他登上高楼,仰望繁星,不仅是在寻找往日战场上的那份英勇,更在思念那些与他并肩作战的日子。白衣、剑行则是对过去光辉岁月的缅怀和追求。
“常说老身思斗将,最悲无力制蕃营”两句,抒写了老将军对于年轻时期英勇斗争的回忆,以及现在虽有热情却因体力不支而无法再上战场的心境。蕃营指的是边疆的军营,这里表现出了老将军对国家边防的关切和无奈。
最后,“翠眉红脸和回鹘,惆怅中原不用兵”则透露出诗人对于那些曾经的战绩与荣耀如今已成过去,自己也无法再上战场的心境。翠眉红脸的“回鹘”可能是指某个部族或民族,这里被用来象征着往日的敌手,而现在却不得不和解共处。中原即中国内地,这里的“不用兵”表达了老将军对于国家和平的渴望以及对自己无法再为国防贡献力量的哀伤。
整首诗通过对比鲜明的手法,描绘了一位退役将军复杂的情感世界,他既有对过去英勇岁月的怀念,也有对现实无力状态的悲哀,更有对国家安危的深切关注。
不详
(唐约公元八三六年前后在世),晚唐著名诗人。因受国子祭酒杨敬之的赏识而声名鹊起,诗达长安,于会昌四年擢进士第,官终丹徒尉,卒于任所。是台州第一位进士,也是台州第一位走向全国的诗人。他的诗在《全唐诗》中就收录了一卷计88首,被列为唐朝百家之一。著有诗集一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
置观碑已折,看松年不分。
洞中谁识药,门外日添坟。
放去龟随水,呼来鹿怕薰。
坛边见灰火,几烧祭星文。
昨日裁成夺夏威,忽逢秋节便相违。
寒尘妒尽秦王女,凉殿恩随汉主妃。
似月旧临红粉面,有风休动麝香衣。
千年萧瑟关人事,莫语当时掩泪归。
失意离城早,边城任见花。
初为断酒客,旧识卖书家。
寒寺稀无雪,春风亦有沙。
思归频入梦,即路不言赊。
献赋才何拙,经时不耻归。
能知此意是,甘取众人非。
遍陇耕无圃,缘溪钓有矶。
此怀难自遣,期在振儒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