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丝

越人传楚俗,截竹竞萦丝。

水底深休也,日中远贺之。

章施文胜质,列匹美于姬。

锦绣侔新段,羔羊寝旧诗。

但誇端午节,谁荐屈原祠。

把酒时伸奠,汨罗空远而。

形式: 排律 押[支]韵

翻译

越地的人传承着楚地的习俗,比赛般地用竹子编出精美的丝带。
水下的鱼儿静静欣赏,白天的阳光下人们远方祝贺。
花纹繁复的竹编胜过质朴的本色,排列整齐的图案比美姬妾。
这些编织品如新的锦绣,胜过旧诗中的羊羔皮。
只夸赞端午节的热闹,却无人推荐去屈原的祠庙祭奠。
举杯之时,我们向他致敬,但汨罗江畔的他已远离尘世。

注释

越人:指南方的楚地居民。
竞萦丝:比赛般地编织。
水底深:比喻鱼儿在水中观看。
日中远贺:白天人们从远处庆祝。
章施文:花纹繁复。
文胜质:以装饰胜过质朴。
列匹美于姬:排列的图案比美女还要美丽。
锦绣侔新段:如新的锦绣般精美。
羔羊寝旧诗:胜过古诗中的羊羔皮。
但誇:只称赞。
谁荐:无人推荐。
屈原祠:屈原的祠庙。
把酒:举杯。
伸奠:致敬。
汨罗空远:汨罗江遥远无人祭奠。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古代越人过端午节的景象,通过对物象和习俗的细腻描写,展现了当时人民庆祝节日的热闹场面。

“截竹竞萦丝”表明人们在 端午节这一天争相用竹子编织成各种饰物,以示庆祝。"水底深休也,日中远贺之"则描绘了人们在河边进行活动,水边的忙碌场面和远处传来的节日问候声。

“章施文胜质,列匹美于姬”指的是用丝线制作的装饰品,其质量上乘,妇女们穿戴着这些装饰显得格外漂亮。"锦绣侔新段,羔羊寝旧诗"则是说到精美的锦缎与新的布料相比,以及古老的羊皮书卷被人珍视。

“但誇端午节,谁荐屈原祠”表达了对端午节传统习俗的自豪,同时提及屈原,这位伟大的诗人在中国文化中与端午节有着深厚的联系。"把酒时伸奠,汨罗空远而"则是说到人们在这一天举杯畅饮,同时向远方献祭。

整首诗通过对物质文明和精神世界的描绘,展现了端午节这一中国传统节日的独特氛围。

收录诗词(4)

褚朝阳(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湘潭偶题诗

远山酋萃翠凝烟,烂漫桐花二月天。

游遍九衢灯火夜,归来月挂海棠前。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辽东侍宴山夜临秋同赋临韵应诏

涿野轩皇陈,丹浦帝尧心。

弯弧射封豕,解网纵前禽。

凭高御爽节,流月扬清阴。

雾匝长城险,云归渤澥深。

翻垗入层汉,落雁警遥岑。

露条疏更响,凉蝉寂不吟。

三韩初静乱,八桂始披襟。

商飙泛轻武,自涧引衣簪。

酒漾投川醁,歌传芳树音。

边烽良永□,麾旆竦成林。

形式: 排律 押[侵]韵

安德山池宴集

伏枥丹霞外,遮园焕景舒。

行云泛层阜,蔽月下清渠。

亭中奏赵瑟,席上舞燕裾。

花落春莺晚,风光夏叶初。

良朋比兰蕙,雕藻迈琼琚。

独有狂歌客,来承欢宴馀。

形式: 排律 押[鱼]韵

春日侍宴望海应诏

从军渡蓬海,万里正苍苍。

萦波回地轴,激浪上天潢。

夕云类鹏徙,春涛疑盖张。

天吴静无际,金驾俨成行。

戈船凌白日,鞭石耿虹梁。

电举朝宗外,风驱韩貊乡。

之罘初播雨,辽碣始分光。

麾城湛□□,□□□□□。

同文渐边服,入塞伫歌倡。

形式: 排律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