悼室人诗十首(其七)

颢颢气薄暮,蔌蔌清衾单。

阶前水光裂,树上雪花团。

庭鹤哀以立,云鸡肃且寒。

方东有苦泪,承夜非膏兰。

从此永黯削,萱叶焉能宽。

形式: 古风 押[寒]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深秋或冬日的景象,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凄凉和孤寂。"颢颢气薄暮"一句,透露出天色渐晚,气氛渲染出一种淡薄而又有些许忧郁的情绪。紧接着,"蔌蔌清衾单"则写出了室内的冷清和简约,衾被单薄,更增添了一份寒意。

接下来的"阶前水光裂,树上雪花团"将视角转向户外,水面上的光线与树头上的雪花交织在一起,不仅形象鲜明,而且也映照出诗人心境的清冷和静谧。"庭鹤哀以立,云鸡肃且寒"则是通过庭院中鹤的孤独站立,以及天空中鸡叫声的凄厉与寒冷,进一步加深了整体氛围。

最后两句"方东有苦泪,承夜非膏兰。从此永黯削,萱叶焉能宽"则是诗人内心的直接流露。"方东有苦泪"表达了对某种东西的深切哀伤,而这种哀伤并不是一时的感情,"承夜非膏兰"暗示它可能与夜晚有关,且非短暂之物。"从此永黯削"则是说自此以后心境将长久地保持在一种沉郁和削瘦状态中,而最后一句"萱叶焉能宽"似乎是在问,即便是萱草这样的寡淡之物,又怎能让人心境开阔呢?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内心深沉的哀伤与孤独,以及对未来的迷茫和无奈。

收录诗词(134)

江淹(南北朝)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朝著名文学家、散文家,历仕三朝。少时孤贫好学,六岁能诗,十三岁丧父。二十岁左右在新安王刘子鸾幕下任职,开始其政治生涯,历仕南朝宋、齐、梁三代。在仕途上早年不甚得志。泰始二年(466年),转入建平王刘景素幕,受广陵令郭彦文案牵连,被诬受贿入狱,在狱中上书陈情获释。刘景素密谋叛乱,曾多次谏劝,刘景素不纳,贬为建安吴兴县令。宋顺帝升明元年(477年),齐高帝萧道成执政,把自吴兴召回,并任为尚书驾部郎、骠骑参军事,大受重用

  • 字:文通
  • 籍贯:宋州济阳考城(今河南省商丘市民权县)
  • 生卒年:444—505

相关古诗词

悼室人诗十首(其一)

佳人永暮矣,隐忧遂历兹。

宝烛夜无华,金镜昼恒微。

桐叶生绿水,雾天流碧滋。

蕙弱芳未空,兰深鸟思时。

湘醽徒有酌,意塞不能持。

形式: 古风

悼室人诗十首(其三)

夏云多杂色,红光铄蕤鲜。

苒弱屏风草,潭拖曲池莲。

黛叶鉴深水,丹华香碧烟。

临彩方自吊,揽气以伤然。

命知悲不绝,恒如注海泉。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惜晚春应刘秘书诗

烟景抱空意,蘅杜缀幽心。

心忧望碧叶,涵影顾青林。

风光多树色,露华翻蕙阴。

水苔方下蔓,石萝日上寻。

霞衣已具带,仙冠不持簪。

徒为多委郁,精魄还自临。

始获琼歌赠,一点重如金。

山中有杂桂,玉沥乃共斟。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望荆山诗

奉义至江汉,始知楚塞长。

南关绕桐柏,西岳出鲁阳。

寒郊无留影,秋日悬清光。

悲风挠重林,云霞肃川涨。

岁晏君如何,零泪沾衣裳。

玉柱空掩露,金樽坐含霜。

一闻苦寒奏,再使艳歌伤。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