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其五)元日投宿博山寺,见者惊叹其老

头白齿牙缺,君勿笑衰翁。

无穷天地今古,人在四之中。

臭腐神奇俱尽,贵贱贤愚等耳,造物也儿童。

老佛更堪笑,谈妙说虚空。坐堆豗,行荅飒,立龙钟。

有时三盏两盏,淡酒醉蒙鸿。

四十九年前事,一百八盘狭路,拄杖倚墙东。

老境何所似,只与少年同。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辛弃疾的《水调歌头·其五》元日投宿博山寺时所作,以自嘲和人生哲理为主题。诗人以"头白齿牙缺"的形象开篇,坦然面对衰老,提醒读者不必嘲笑他这个老翁。接着,诗人感慨人生的短暂与宇宙的永恒,认为无论贫富贵贱,贤愚高低,在天地之间都只是微小的存在,连造物主也显得孩子气。他对佛学中的空谈持怀疑态度,认为老僧的谈论并无实质。

在描绘自己的生活状态时,诗人用"坐堆豗,行荅飒,立龙钟"形象地刻画了自己行动迟缓、老态龙钟的样子。即使饮酒,也只是浅尝辄止,只能借淡酒暂时忘却往事。他回忆起四十九年前的经历,以及人生中的种种曲折,如今只能依靠拐杖支撑,倚靠墙角,感叹岁月如梭。

最后,诗人以"老境何所似,只与少年同"作结,表达出对人生无常的深刻理解,即使年老,心境却与少年无异,依然保持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知的好奇。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展现了词人豁达的人生态度和深沉的人生哲思。

收录诗词(762)

辛弃疾(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 生卒年:1140-1207

相关古诗词

水调歌头(其四)送郑厚卿赴衡州

寒食不小住,千骑拥春衫。衡阳石鼓城下,记我旧停骖。襟以潇湘桂岭,带以洞庭青草,紫盖屹西南。文字起《骚》《雅》,刀剑化耕蚕。

看使君,於此事,定不凡。奋髯抵几堂上,尊俎自高谈。莫信君门万里,但使民歌《五袴》,归诏凤凰衔。君去我谁饮,明月影成三。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水调歌头(其四)醉吟

四坐且勿语,听我醉中吟。

池塘春草未歇,高树变鸣禽。

鸿雁初飞江上,蟋蟀还来床下,时序百年心。

谁要卿料理,山水有清音。欢多少,歌长短,酒浅深。

而今已不如昔,后定不如今。

闲处直须行乐,良夜更教秉烛,高会惜分阴。

白发短如许,黄菊倩谁簪。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押[侵]韵

水调歌头(其三)题子似瑱山经德堂,堂,陆象山所名也

唤起子陆子,经德问何如。

万钟于我何有,不负古人书。

闻道千章松桂,剩有四时柯叶,霜雪岁寒馀。

此是瑱山境,还似象山无。耕也馁,学也禄,孔之徒。

青衫毕竟升斗,此意正关渠。

天地清宁高下,日月东西寒暑,何用著工夫。

两字君勿惜,借我榜吾庐。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水调歌头(其二)汤坡见和、用韵为谢

白日射金阙,虎豹九关开。见君谏疏频上,谈笑挽天回。千古忠肝义胆,万里蛮烟瘴雨,往事莫惊猜。政恐不免耳,消息日边来。

笑吾庐,门掩草,径封苔。未应两手无用,要把蟹螯杯。说剑论诗余事,醉舞狂歌欲倒,老子颇堪哀。白发宁有种?一一醒时栽!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