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木叶自欲黄,不待西风作。
闻郎歌上声,曲终泪已落。
这首诗《上声(其一)》由明代诗人于慎行所作,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自然景象的融合,展现了深沉的内心世界与自然界的和谐共生。
首句“木叶自欲黄,不待西风作”,以秋天树叶自然变黄的现象起笔,巧妙地将自然界的更迭与人的情绪变化相联系,暗示了主人公内心的哀愁与季节的变换相呼应,无需外在因素的触发,情感的波动已如秋叶般自然流露。
接着,“闻郎歌上声,曲终泪已落”两句,直接揭示了情感的核心——对某人的思念与离别之痛。听到心上人歌声时的喜悦与感动,最终却化为泪水,表达了情感的复杂与深刻。这里不仅描绘了听歌时的场景,更通过“泪已落”这一细节,生动地刻画出情感的强烈冲击力,以及由此引发的内心深处的共鸣与哀伤。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自然景象为背景,以人物情感为主线,通过细腻的笔触和情感的深度挖掘,展现了诗人对于人生离合、情感波动的深刻体悟。在自然与情感的交织中,传达出一种超越时空的共鸣,引人深思。
不详
更字无垢。于慎思弟。隆庆二年进士。万历初历修撰、日讲官,以论张居正“夺情”,触其怒。以疾归。居正死后复起。时居正家被抄没,慎行劝任其事者应念居正母及诸子颠沛可伤。累迁礼部尚书。明习典制,诸大礼多所裁定。以请神宗早立太子,去官家居十余年。万历三十五年,廷推阁臣,以太子少保兼东阁大学士,入参机务,以病不能任职。旋卒,谥文定。学问贯穿百家,通晓掌故。与冯琦并为一时文学之冠。有《谷城山馆诗文集》
上声一何悲,柱促弦欲绝。
三叹未终极,已看鬓如雪。
郎从前溪去,不向前溪返。
水流无浅深,人心有近远。
前溪何潺潺,花流逐水去。
侬欲使花还,不能使水住。
长空起薄寒,明河流素月。
谁云一夕欢,可当经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