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阳台.右台埽墓,郁郁悲怀。绵绵细雨,坟前留连久坐,不禁泪下

草色含春,梅枝带露,数行垂柳眉生。

凹凸云山,观来翠黛千层。

疏篱茅屋闻厖吠,听流泉、断续低鸣。墓门横。

触目伤情,何日能平。

秋心结就何时解,叹朝朝暮暮,只自眉颦。

绞结中肠,丝丝欲理难清。

纷纷细雨催归去,却一肩、绕遍深林。几牵萦。

青冢巍巍,渺渺仙軿。

形式: 词牌: 高阳台

鉴赏

这首《高阳台》描绘了一幅凄美的扫墓场景,充满了浓郁的哀愁与怀念之情。开篇以“草色含春,梅枝带露”渲染出春天的生机与清新,但紧接着“数行垂柳眉生”和“凹凸云山,观来翠黛千层”则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哀愁,仿佛在春意盎然中隐藏着无尽的悲伤。

“疏篱茅屋闻厖吠,听流泉、断续低鸣”两句,通过犬吠声和断续的流水声,进一步营造了墓地的寂静与孤独感,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哀思的氛围之中。“墓门横。触目伤情,何日能平”直接表达了作者面对墓地时的深深哀痛,以及对逝去亲人的深切怀念。

“秋心结就何时解,叹朝朝暮暮,只自眉颦”则将情感推向高潮,用“秋心”比喻内心的忧愁,感叹时间的无情流逝,只能独自愁眉不展。接下来,“绞结中肠,丝丝欲理难清”形象地描绘了内心的痛苦与纠结,难以排解。

“纷纷细雨催归去,却一肩、绕遍深林”写出了细雨中的归途,虽然想要离开,但内心的情感却如同绕遍深林一般,难以摆脱。最后,“几牵萦。青冢巍巍,渺渺仙軿”以青冢和仙軿为象征,表达了对逝者的深深怀念与哀悼,同时也暗示了生命的终将逝去,留下的是无尽的思念与缅怀。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情的抒发,展现了作者在清明时节扫墓时的复杂心情,既有对逝去亲人的深切怀念,也有对生命短暂的感慨,以及对未来的无限遐想。

收录诗词(102)

许禧身(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钗头凤.丁未初夏作于横桥老屋

肠九曲。愁偏足。何时惊醒红尘宿。深夜静。纱窗凭。

莲花漏滴,芭蕉露冷。听。听。听。罡风酷。催人促。

无端失我庭前玉。青鸾问。琼宫信。

柔丝怎理,梦魂难稳。恨。恨。恨。

形式: 词牌: 撷芳词

声声慢.七夕怀女

红烛光分,绿窗梦醒,银河宛转微明。

立到桐阴,深宵玩赖无声。

花开乱萤如豆,听莲街、衙鼓轻轻。

最可叹,竟紫鸾杳信,青鸟难凭。

冷落空庭飞絮,看双星黯澹,眉月微横。

云掩仙山,何其缥缈难登。

长梯若能渡我,仗心香、默默通诚。

惟惧这,溽暑蒸人,难耐断更。

形式: 词牌: 声声慢

满江红.又和筱石韵

两载伤怀,都挂在、一钩眉月。

独立尽、莲街残漏,声声未歇。

遥见银河光闪处,仙云宛转香风烈。

念瑶台、杳杳总无音,肝肠裂。宵寂静,情难决。

星黯澹,行将别。奈离旌催动,泪珠凝血。

琼岛人遥花泣露,兰闺絮冷庭飞雪。

叹余心、颠倒梦难成,殊凄绝。

形式: 词牌: 满江红

天香.又

灵鹊填桥,蛛丝结网,彩笔绣丝乞巧。

玉案香浓,翠屏夜静,回忆前情已杳。

左芬陡失,只剩得、悲多欢少。

空惹一腔幽恨,何人可称同调。

凄凉暮境,有若个承颜,愁肠难了。

冷落庭闱,怎奈梦魂颠倒。

自念病躯孱弱,似饮露、愁蝉附萤草。

每执尖毫,中心悲搅。

形式: 词牌: 天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