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潮落江平未有风,扁舟共济与君同。
时时引领望天末,何处青山是越中。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江景画面,潮水褪去,江面平静,没有风的迹象。诗人与同伴们一道乘坐扁舟,共同渡过大江。"时时引领望天末"表达了诗人在渡河过程中,不断地向远方眺望,心怀壮志,或许是在寻觅内心的归宿。最后一句"何处青山是越中"则显露出诗人对于遥远的越地山川的向往与追问。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超脱尘世、寓意深远的情怀。语言简练而富有画面感,给人以宁静致远之感。
不详
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喜济人患难,工于诗。年四十游京师,唐玄宗诏咏其诗,至“不才明主弃”之语,玄宗谓:“卿自不求仕,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未仕,后隐居鹿门山,著诗二百余首。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王孟”
岘首风湍急,云帆若鸟飞。
凭轩试一问,张翰欲来归。
四海重然诺,吾尝闻白眉。
秦城游侠客,相得半酣时。
日暮田家远,山中勿久淹。
归人须早去,稚子望陶潜。
花伴成龙竹,池分跃马溪。
田园人不见,疑向洞中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