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日暮田家远,山中勿久淹。
归人须早去,稚子望陶潜。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田园归家图景,充满了对自然和平静生活的向往。诗人在山中游历,随着日暮时分,提醒自己不要久留,应该早些启程回家。"稚子望陶潜"一句,则透露出家中的孩子或许正在等待父亲归来,与陶潜(东晋文学家陶渊明)相比,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家庭温馨生活的期待。这首诗语言简洁自然,情感真挚,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好的感受,以及对平淡生活的珍视。
不详
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喜济人患难,工于诗。年四十游京师,唐玄宗诏咏其诗,至“不才明主弃”之语,玄宗谓:“卿自不求仕,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未仕,后隐居鹿门山,著诗二百余首。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王孟”
花伴成龙竹,池分跃马溪。
田园人不见,疑向洞中栖。
龙沙豫章北,九日挂帆过。
风俗因时见,湖山发兴多。
客中谁送酒,棹里自成歌。
歌竟乘流去,滔滔任夕波。
去国似如昨,倏然经杪秋。
岘山不可见,风景令人愁。
谁采篱下菊,应闲池上楼。
宜城多美酒,归与葛彊游。
初九未成旬,重阳即此晨。
登高闻古事,载酒访幽人。
落帽恣欢饮,授衣同试新。
茱萸正可佩,折取寄情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