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岘首风湍急,云帆若鸟飞。
凭轩试一问,张翰欲来归。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丽的山景和动人的情感交织的画面。岘山之巅,风猛云急,宛如鸟儿在空中自由翱翔。这不仅展示了大自然的威力,也映射出诗人内心的激荡与向往。
"凭轩试一问"透露出诗人孟浩然站在高处眺望远方,心中充满对友人的思念和询问。这里的“轩”指的是亭子的栏杆,“试一问”则是从高处向远方发出的提问,含蓄而深情。
"张翰欲来归"中,张翰乃诗中的受者,也即晋陵张少府。此句表达了张翰有归心,而孟浩然在此地等待与他重逢的渴望。这种对友人的期待和思念,让人感受到古人间的情谊深厚。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传递出诗人对远方朋友的深情思念,以及对彼此能够重聚的期盼。这样的意境构建,不仅展现了孟浩然的高超艺术造诣,也让后人在阅读中感受到那段历史时空中的情感纽带。
不详
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喜济人患难,工于诗。年四十游京师,唐玄宗诏咏其诗,至“不才明主弃”之语,玄宗谓:“卿自不求仕,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未仕,后隐居鹿门山,著诗二百余首。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王孟”
四海重然诺,吾尝闻白眉。
秦城游侠客,相得半酣时。
日暮田家远,山中勿久淹。
归人须早去,稚子望陶潜。
花伴成龙竹,池分跃马溪。
田园人不见,疑向洞中栖。
龙沙豫章北,九日挂帆过。
风俗因时见,湖山发兴多。
客中谁送酒,棹里自成歌。
歌竟乘流去,滔滔任夕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