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谷胡季随挽章二首(其二)

我负光华遣,君从恳请来。

人如九鼎重,席为百泉开。

梁坏帡幪屋,星移绛帐台。

湘西明在眼,欲渡不堪哀。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翻译

我背负着光芒的使命,你应我的恳切请求前来。
人的价值如同九鼎般沉重,宴席盛大如百泉涌流。
屋梁损坏,庇护的房屋摇摇欲坠,星辰移动,映照在红色帷帐之上。
湘水边的光明清晰可见,但想要渡过却令人悲痛不已。

注释

我:主语,指代诗人自己。
负:承担,背负。
光华:光辉,荣耀。
遣:派遣,召唤。
君:尊称,指对方。
恳请:诚恳请求。
来:到来。
人:泛指人。
九鼎:古代重器,象征极重。
重:重要,沉重。
席:宴席,聚会。
百泉:形容丰富,众多。
梁:房梁。
坏:损坏。
帡幪:庇护,保护。
屋:房屋。
星:星辰。
移:移动。
绛帐:红色帷帐,古时学宫或宴会常用的装饰。
湘西:湘江之西,可能指特定地点。
明:明亮,清晰。
眼:眼睛,视线。
欲渡:想要渡过。
不堪:难以承受,忍受不了。
哀:悲哀,哀伤。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曹彦约所作的挽章第二首,题为《盘谷胡季随挽章二首(其二)》。诗中表达了对逝者的深深哀悼和怀念之情。首句“我负光华遣”,可能暗示逝者曾承载着光辉的使命或才华,而“君从恳请来”则描绘了逝者应召而来的情景。接下来,“人如九鼎重”,以九鼎比喻逝者的分量之重,显示出其人格或地位的崇高;“席为百泉开”则象征着逝者生前广受敬仰,如同百泉汇聚。

“梁坏帡幪屋”形象地描绘了逝者离世后家园或事业的支柱倒塌,表达了哀痛之情;“星移绛帐台”则借星移暗示时光流转,逝者已远离尘世,留在诗人记忆中的只有那曾经的讲学之地——绛帐台。最后两句“湘西明在眼,欲渡不堪哀”,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面对逝者离去,内心悲痛欲绝,无法跨越这哀伤的河流。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比喻,展现了诗人对故人的敬仰与哀思。

收录诗词(368)

曹彦约(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淳熙八年进士。曾从朱熹讲学,后受人之召,负责汉阳军事,因部署抗金有方,改知汉阳军。后累官宝谟阁待制、知成都府。嘉定初,为湖南转运判官,镇压郴州(今湖南郴县)瑶民起义,后任利州路(今属陕西)转运判官兼知利州,发漕司储粮减价粜与饥民、通商蠲税,并论兵柄财权并列之弊。宝庆元年,擢为兵部侍郎,迁礼部侍郎,不久又授为兵部尚书,力辞不拜,后以华文阁学士致仕,卒谥“文简”

  • 字:简甫
  • 号:昌谷
  • 籍贯:南康军都昌(今属江西)
  • 生卒年:1157~1228

相关古诗词

盘谷胡季随挽章二首(其一)

天地开南学,葵轩接五峰。

淳熙亡一鉴,盘谷有真踪。

庭立心传鲤,门乘玉润龙。

风流遮不断,堂斧若为封。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冬]韵

祷雨阳山(其一)

暮投突兀净为坊,早踏崎岖翠作冈。

露气失凉风带暑,岚阴欺晓日韬光。

不忧时事禽空语,可怪凶年草更芳。

欲问行人祈祷意,日来钲鼓渐凄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祷雨阳山(其二)

所以登山不惮烦,为藏云气达泉源。

多峰岂炫千岩秀,一线才通万壑奔。

其在兹乎须出岫,此时何不早翻盆。

名高已到岩瞻地,只有为霖可养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章泉言语妙天下知仆无诗能且未识面乃时以佳篇见饷何也不敢再虚盛意勉次韵二篇以谢(其一)

珍重章泉辱寄书,应疑不复梦康庐。

本无学术安时论,误入班行拱帝居。

老矣应招宁为禄,时乎归钓亦非渔。

宦情山色常如此,欲去迟行愧二疏。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