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栖贤山居韵(其六)

高谈山顶月,低揖世间人。

判就孤寒命,仍馀老病身。

我心不可转,佛道未容真。

何处玉渊水,惟应独问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鉴赏

这首诗以高谈阔论开篇,将读者带入一种超脱尘世的境界。诗人站在山顶,与月对话,仿佛在与自然界的最高主宰进行心灵的交流,展现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气度。接着,诗人以“低揖世间人”一句,从高远的视角回归人间,表达出对世俗生活的尊重与理解。

“判就孤寒命,仍余老病身”,这两句直抒胸臆,透露出诗人面对人生困境时的坚韧与无奈。他选择接受命运的安排,即使生活充满孤独与寒冷,身体也饱受疾病之苦,依然坚守自我,不轻易妥协。

“我心不可转,佛道未容真”,诗人的心志坚定,不愿随波逐流,对于佛教与道教的教义持有保留态度,表现出对内心信仰的坚持与独立思考的精神。

最后,“何处玉渊水,惟应独问津”,诗人以玉渊水为喻,象征着深邃而纯净的精神世界,表达了寻求内心平静与真理的愿望。同时,通过“独问津”这一动作,强调了探索精神世界的孤独与挑战。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诗人独特的生命体验和对人生、宇宙的深刻思考,体现了明代文人追求精神自由与内心平和的哲学思想。

收录诗词(1490)

释函可(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和栖贤山居韵(其七)

閒知茅宇阔,静觉野云忙。

僻径人难觅,深山日自长。

鹿携麋入室,雪共雨登堂。

自起拨炉火,因烹芦菔尝。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和栖贤山居韵(其八)

大抵长边外,三冬半是阴。

风吹旧屋角,雪补破衣襟。

树压枝枝重,灯寒夜夜深。

梅前初梦醒,不柰此时心。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和栖贤山居韵(其九)

每日一餐足,无人白昼眠。

寒多宁有法,懒极不须禅。

时上岩头石,遥看林外田。

西南日尽处,一直上孤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和栖贤山居韵(其十)

生来山野性,万死不离山。

随水偶然出,因风急复还。

吟多长倚树,客到未开关。

自笑顽成癖,人传老更顽。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