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何龙两典试过访鹭洲》由清代诗人刘绎所作,通过描绘何龙两次主考官的身份与鹭洲的相遇,展现了对才子的赞誉以及对后辈学子的勉励之情。
首联“萍踪偶尔聚芳洲,争羡神仙李郭舟”以“萍踪”比喻何龙的偶然来访,如同浮萍偶然聚集在芳洲之上,引得众人羡慕,仿佛神仙李郭驾舟而来,形象生动地描绘了何龙的非凡魅力。
颔联“士为文翁都雀起,人因卢肇识龙头”运用典故,文翁是古代教育家,此处借指何龙的教化之力;卢肇则以科举状元著称,这里暗示何龙的影响力,使人们认识到他如同卢肇一般,能够引领后辈登顶科举之巅。
颈联“升堂试仰前贤在,题柱须看太守留”进一步表达了对何龙的敬仰之情,前贤的智慧和经验如同登上高堂,值得后人仰望学习;太守留下的题柱则是对地方官员政绩的肯定,这里暗含着对何龙作为主考官公正无私、选拔英才的期待。
尾联“更有一言质吾党,勋名要向古人求”则是诗人对同僚及学子们的寄语,鼓励他们追求卓越,不仅要在当代有所建树,更要向历史上的杰出人物学习,追求功勋与名声。
整首诗通过对何龙个人魅力的赞美、对后辈学子的勉励以及对古代贤者的追慕,展现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人才培育的重视,体现了清代文人士大夫对于教育和人才选拔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