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龙两典试过访鹭洲,少年贵显,人争艳之,子畲太守因题楹以勖诸生,感而有赋

萍踪偶尔聚芳洲,争羡神仙李郭舟。

士为文翁都雀起,人因卢肇识龙头。

升堂试仰前贤在,题柱须看太守留。

更有一言质吾党,勋名要向古人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鉴赏

此诗《何龙两典试过访鹭洲》由清代诗人刘绎所作,通过描绘何龙两次主考官的身份与鹭洲的相遇,展现了对才子的赞誉以及对后辈学子的勉励之情。

首联“萍踪偶尔聚芳洲,争羡神仙李郭舟”以“萍踪”比喻何龙的偶然来访,如同浮萍偶然聚集在芳洲之上,引得众人羡慕,仿佛神仙李郭驾舟而来,形象生动地描绘了何龙的非凡魅力。

颔联“士为文翁都雀起,人因卢肇识龙头”运用典故,文翁是古代教育家,此处借指何龙的教化之力;卢肇则以科举状元著称,这里暗示何龙的影响力,使人们认识到他如同卢肇一般,能够引领后辈登顶科举之巅。

颈联“升堂试仰前贤在,题柱须看太守留”进一步表达了对何龙的敬仰之情,前贤的智慧和经验如同登上高堂,值得后人仰望学习;太守留下的题柱则是对地方官员政绩的肯定,这里暗含着对何龙作为主考官公正无私、选拔英才的期待。

尾联“更有一言质吾党,勋名要向古人求”则是诗人对同僚及学子们的寄语,鼓励他们追求卓越,不仅要在当代有所建树,更要向历史上的杰出人物学习,追求功勋与名声。

整首诗通过对何龙个人魅力的赞美、对后辈学子的勉励以及对古代贤者的追慕,展现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人才培育的重视,体现了清代文人士大夫对于教育和人才选拔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1135)

刘绎(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恭纪二首(其一)

自分樗材百不胜,独回清梦绕觚棱。

三年辞阙恩荣在,千里还乡慰勉曾。

风木摧残空有感,霜花摇落更谁矜。

何图草野余凋朽,犹得丹霄眷顾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蒸]韵

恭纪二首(其二)

敢向茅檐望帝畿,班联名姓已依稀。

登科记里宸衷系,儤直庐中伴侣违。

臣愿倘偿乌返哺,主恩犹眷燕来归。

灯前泣向慈亲述,抚念余生泪满衣。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岁暮感怀(其一)

关门岁月暗消磨,独对方塘水不波。

雨露有情滋稿壤,蓬蒿何意被阳和。

南枝向暖乘时好,背树忘忧奈老何。

细与山泉商出处,草心毕竟恋春多。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岁暮感怀(其二)

枯菀由天任折磨,世间何处定风波。

人情大抵图新岁,庭户还将转太和。

山鸟似呼行不得,金鳌犹梦夜如何。

谁无报答君亲念,并入残年抱憾多。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