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扬州二十四桥月,莫作灞桥同调看。
诗果位登银色界,酒风流倚玉阑干。
六花比似琼花巧,一岁翻成两岁寒。
明日屠苏催短鬓,过从更觉欠袁安。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方岳的作品,表达了诗人对扬州二十四桥月景的独特感受和赞美。诗中的意象丰富,语言精炼,充分展现了诗人的艺术功力。
"扬州二十四桥月,莫作灞桥同调看。" 这两句表明诗人认为扬州的二十四桥在月光下的景色与其他地方,如灞桥,是不可以相提并论的,每处都有其独特之美,不应混为一谈。
"诗果位登银色界,酒风流倚玉阑干。" 这两句描绘了一幅诗人在月光下饮酒赏诗的情景,诗中的“银色界”和“玉阑干”都是形容环境之美,突出了诗人对雅致生活的向往。
"六花比似琼花巧,一岁翻成两岁寒。" 这两句通过月亮与雪花的比较,表达了时间流逝的感慨,一个季节过去,又进入了更冷的季节,暗示着诗人对时光易逝的感悟。
"明日屠苏催短鬓,过从更觉欠袁安。" 这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生活中的种种不如意和急促,以及内心的不安与期待。
整首诗通过对扬州二十四桥月景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赏,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时光、生活的一种感慨和独特的情感体验。
不详
词人。绍定五年(1232)进士,授淮东安抚司□官。淳□中,以工部郎官充任赵葵淮南幕中参议官。后调知南康军。后因触犯湖广总领贾似道,被移治邵武军。后知袁州,因得罪权贵丁大全,被弹劾罢官。后复被起用知抚州,又因与贾似道的旧嫌而取消任命
年华三百六十日,尘劳八万四千门。
高眠茅屋人亦老,相对梅花灯欲昏。
静中颇窥造物意,极处是为天地根。
生菜春盘一杯酒,明朝花柳又村村。
雪瓮冰齑了岁除,停杯且听话迂疏。
山居虽窄可无竹,家计甚贫犹有书。
但觉是非惊化鹤,不将喜怒等群狙。
耦耕久与邻翁约,春雨宁辞手拮据。
挑尽寒灯岁又残,一年弹指几悲欢。
人情何啻吴江冷,世路从来蜀道难。
春酒正须今夕共,梅花并作百年看。
团栾但得吾亲健,未办生涯意自宽。
才有佳山便歇程,岛烟汀雨正关情。
世于吾道亦聊尔,我与梅花各瘦生。
无处不曾供夜话,有田谁肯废春耕。
年华俱在客中过,只为天公乞一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