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日雪甚约客不至乃拥貂骤马于郊外独饮摘星楼举鞭谢客曰未可使城中诸公知之但当誇与灞桥驴子上郑五耳

扬州二十四桥月,莫作灞桥同调看。

诗果位登银色界,酒风流倚玉阑干。

六花比似琼花巧,一岁翻成两岁寒。

明日屠苏催短鬓,过从更觉欠袁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翻译

扬州的二十四桥月色,不要把它与灞桥的情感相提并论。
如果诗歌的地位达到银色的仙境,饮酒也要有如玉栏杆旁的风流人物。
雪花的六出图案犹如琼花般精巧,一年却变成了两倍的寒冷时光。
明日新年时,屠苏酒催促着我早早添上白发,相聚中更觉得缺少了袁安那样的贤人陪伴。

注释

二十四桥:扬州著名的景点,有二十四座桥,代指扬州的美景和繁华。
灞桥:古代长安附近的桥,常用来象征离别之情。
银色界:形容诗歌艺术高超,如银色般纯净无暇。
玉阑干:精致的玉石栏杆,象征高雅的生活和饮酒环境。
六花:雪花的别称,因其形状多样而得名。
琼花:传说中的美玉般的花,比喻雪花的洁白和精美。
屠苏:古代新年的传统饮品,此处指新年。
袁安:东汉贤士,此处可能借指知心朋友或有德之人。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方岳的作品,表达了诗人对扬州二十四桥月景的独特感受和赞美。诗中的意象丰富,语言精炼,充分展现了诗人的艺术功力。

"扬州二十四桥月,莫作灞桥同调看。" 这两句表明诗人认为扬州的二十四桥在月光下的景色与其他地方,如灞桥,是不可以相提并论的,每处都有其独特之美,不应混为一谈。

"诗果位登银色界,酒风流倚玉阑干。" 这两句描绘了一幅诗人在月光下饮酒赏诗的情景,诗中的“银色界”和“玉阑干”都是形容环境之美,突出了诗人对雅致生活的向往。

"六花比似琼花巧,一岁翻成两岁寒。" 这两句通过月亮与雪花的比较,表达了时间流逝的感慨,一个季节过去,又进入了更冷的季节,暗示着诗人对时光易逝的感悟。

"明日屠苏催短鬓,过从更觉欠袁安。" 这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生活中的种种不如意和急促,以及内心的不安与期待。

整首诗通过对扬州二十四桥月景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赏,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时光、生活的一种感慨和独特的情感体验。

收录诗词(1488)

方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词人。绍定五年(1232)进士,授淮东安抚司□官。淳□中,以工部郎官充任赵葵淮南幕中参议官。后调知南康军。后因触犯湖广总领贾似道,被移治邵武军。后知袁州,因得罪权贵丁大全,被弹劾罢官。后复被起用知抚州,又因与贾似道的旧嫌而取消任命

  • 字:巨山
  • 号:秋崖
  • 籍贯:祁门(今属安徽)
  • 生卒年:1199~1262

相关古诗词

除夜(其一)

年华三百六十日,尘劳八万四千门。

高眠茅屋人亦老,相对梅花灯欲昏。

静中颇窥造物意,极处是为天地根。

生菜春盘一杯酒,明朝花柳又村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除夜

雪瓮冰齑了岁除,停杯且听话迂疏。

山居虽窄可无竹,家计甚贫犹有书。

但觉是非惊化鹤,不将喜怒等群狙。

耦耕久与邻翁约,春雨宁辞手拮据。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除夜(其二)

挑尽寒灯岁又残,一年弹指几悲欢。

人情何啻吴江冷,世路从来蜀道难。

春酒正须今夕共,梅花并作百年看。

团栾但得吾亲健,未办生涯意自宽。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除夜宿桐庐

才有佳山便歇程,岛烟汀雨正关情。

世于吾道亦聊尔,我与梅花各瘦生。

无处不曾供夜话,有田谁肯废春耕。

年华俱在客中过,只为天公乞一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