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许州清古

北来儒士说,许下有吟僧。

白日身长倚,清秋塔上层。

言虽依景得,理要入无徵。

敢望多相示,孱微老不胜。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蒸]韵

翻译

从北方来的儒生说,许都有一位善作诗的僧人。
他常在晴朗的日子里,长时间地靠在塔的高层,享受清秋。
他的诗句虽依托眼前之景得出,但寓意深刻,难以捉摸。
我斗胆希望能多得到一些他的指点,只是我年老体弱,恐怕难以承受这样的恩赐。

注释

北来:从北方来。
儒士:儒学学者。
许下:指许都,古地名,这里泛指一个地方。
吟僧:擅长吟诗的僧人。
白日:白天。
身长倚:长时间依靠着身体。
清秋:清爽的秋天。
塔上层:塔的高层。
言:诗句。
依景得:依据景物获得灵感。
理:深层含义。
入无徵:难以验证,深奥难懂。
敢望:敢于希望,斗胆希望。
多相示:多给我展示,指希望得到更多指点。
孱微:弱小,这里指自己能力不足或年老体衰。
老不胜:因年老而难以承受。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北方来的儒士与南方的僧人之间的交流和吟咏。"白日身长倚,清秋塔上层"写出了他们在高塔之上,依傍着秋日的阳光,悠然自得地谈论诗歌的景象。诗中的“言虽依景得”表明他们的话语都与周围的自然景色相呼应,而“理要入无徵”则暗示了他们所讨论的不仅仅是表面的美丽,而是更深层次的哲理和意境。

末尾两句“敢望多相示,孱微老不胜”流露出诗人对这种精神交流的渴望,同时也表现出了因年迈力衰而无法完全跟上他们讨论的遗憾。整首诗通过简洁明快的语言,勾勒出一幅文人墨客与佛僧交好的文化画面,展示了唐代文人对知识交流和哲学思考的热忱。

收录诗词(816)

齐己(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年自号衡岳沙门,唐朝晚期著名诗僧

  • 籍贯:湖南长沙宁乡县祖塔乡
  • 生卒年:863年—937年

相关古诗词

寄阳岐西峰僧

西峰残照东,瀑布洒冥鸿。

闲忆高窗外,秋晴万里空。

藤阴藏石磴,衣毳落杉风。

日有谁来觅,层层鸟道中。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寄体休

南州君去为寻医,病色应除似旧时。

久别莫忘庐阜约,却来须有洞庭诗。

金陵往岁同窥井,岘首前秋共读碑。

两处山河见兴废,相思更切卧云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寄何崇丘员外

门底桃源水,涵空复映山。

高吟烟雨霁,残日郡楼间。

变俗真无事,分题是不闲。

寻思章岸见,全未有年颜。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寄吴国西供奉

别来相忆梦多迷,君住东朝我楚西。

瑶阙合陪龙象位,春山休记鹧鸪啼。

承恩位与千官别,应制才将十子齐。

几笑远公慵送客,慇勤只到寺前溪。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