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夜偶成

卧听鸟雀啄莓苔,睡起松窗素月来。

草际蛩喧转幽寂,花间露重为徘徊。

恩深暂辍林泉志,事急方知将帅才。

淡淡银河舒倦眼,天狼不见见三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月夜独处山林的宁静与感悟。首句“卧听鸟雀啄莓苔”,以细微的声音展现夜晚的静谧,鸟雀啄食苔藓的轻响如同低语,诗人静卧倾听,显得心境平和。次句“睡起松窗素月来”,写诗人醒来后,窗外松影中映照着明亮的素月,营造出清冷而雅致的氛围。

第三句“草际蛩喧转幽寂”,通过虫鸣声由喧闹转为寂静,进一步渲染了深夜的静谧和诗人内心的宁静。第四句“花间露重为徘徊”,露水在花间凝结,仿佛也在低语,诗人借景抒怀,流露出淡淡的哀愁或思考。

第五句“恩深暂辍林泉志”,表达了诗人对朝廷恩遇的感激,暂时放下隐居山林的心愿,暗示了他可能有报效国家的壮志。最后一句“事急方知将帅才”,在紧要关头,诗人意识到自己具备将领的才能,表明他有着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整首诗以月夜景色为背景,寓情于景,展现了诗人从个人心境到社会责任的转变,语言简洁,意境深远,体现了奕譞作为清朝末期皇族成员的文人情怀。

收录诗词(12)

奕譞(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海口夜泊月下望海口占

南岸弯环北岸斜,洪涛纵目望无涯。

五台旧迹传千古,四海他年或一家。

帆影随风轻似鸟,波光映月荡成花。

楼船振旅吾何敢,聊说张骞犯斗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航海放歌

我曾游徐无,绝顶峰上头。登峰更宿峰之楼。

下视众山皆培塿,疑是银涛千里翻清秋。

今复跻天桥,危坐入东海。飘飘心迹真仙宰。

沧波万叠涌艨艟,又疑云烟出没笼崴嵬。

西送月无痕,东瞻日初浴。

除却升沈赤白丸,惟有滉瀁一色连天绿。

仰寥泬,俯幽宫。神不可召,蠡不可穷。

但学谢安石,悠然云海中。

不学郭璞狂,浪说蹄涔同。

我心先为坡仙得,走笔大书示二客。

兹游奇绝冠平生,一言能抵千行墨。

涯涘渺不见,仙药安可期?

放怀且迈洪流外,看作桑田未变时。

形式: 古风

读列子(其一)

嗟嗟子列子,居郑四十年。

国君卿大夫,无人知其贤。

子阳不好士,遗粟以人言。

当年有饥色,后世称神仙。

形式: 古风

读列子(其二)

形动而生影,声动而生响。

无动而生有,自然非勉强。

有形必有终,死生互消长。

茫茫天地间,那能常俯仰。

鬼者即是归,当作归家想。

死人为归人,生人行何往。

一人失其家,世必为狂荡。

天下皆失家,曾莫知其枉。

圣人一生死,去来如反掌。

形式: 古风 押[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