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州康司马挽歌词

家受专门学,人称入室贤。

刘桢徒有气,管辂独无年。

谪去长沙国,魂归京兆阡。

从兹匣中剑,埋没罢冲天。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翻译

家中世代研习专门学问,世人称赞我已入室登堂为贤才。
空有刘桢一般的傲骨才情,却如管辂般早逝未能延年。
被贬谪至偏远的长沙国,魂魄最终归宿在京兆的墓田。
从此那匣中的宝剑,只能默默埋藏,再无冲天之日。

注释

家:家族、家庭。
受:接受、学习。
专门学:专门的学问、专业学术。
人:世人、人们。
称:称呼、称赞。
入室贤:入室弟子、登堂入室的贤才。
刘桢:东汉文学家,以才气傲骨著称。
徒有气:空有傲骨之气。
管辂:三国时期著名术士,早逝。
独无年:独自无寿,指早逝未能长寿。
谪:贬谪、流放。
去:前往、到。
长沙国:古代地名,此处指被贬谪之地。
魂归:魂魄归宿、灵魂回到。
京兆阡:京兆,古地名,指京城附近地区;阡,墓道,这里指墓地。
从兹:从此、自此以后。
匣中剑:装在剑匣里的宝剑,比喻才华或抱负。
埋没:埋藏、被埋没、不被人知。
罢:停止、结束。
冲天:直冲云霄,此处比喻施展抱负、大展宏图。

鉴赏

这是一首表达对故人不幸去世的哀悼和怀念之情的挽歌。诗中“家受专门学,人称入室贤”两句描绘了逝者在生前因其学问而受到推崇,被誉为家中的賢者。接着,“刘桢徒有气,管辂独无年”则是通过历史上的两个人物来比喻现实中人才难以长久,表达了对逝者的惋惜和时代的无情。

“谪去长沙国,魂归京兆阡”两句写出了逝者生前遭遇不幸,被贬官至远方的痛苦心境,以及逝者灵魂最终回到了故土。最后,“从兹匣中剑,埋没罢冲天”则是用剑比喻逝者的志向和才华,虽已被深埋,但其精神依旧高亢冲霄。

诗歌通过对逝者生平的点滴回忆,以及对其遭遇的感慨,展现了诗人深切的哀思和对逝者不朽英才的缅怀。

收录诗词(219)

张九龄(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诗人。一名博物,汉族。长安年间进士。官至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后罢相,为荆州长史。诗风清淡。有《曲江集》。他是一位有胆识、有远见的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诗人、名相。他忠耿尽职,秉公守则,直言敢谏,选贤任能,不徇私枉法,不趋炎附势,敢与恶势力作斗争,为“开元之治”作出了积极贡献。他的五言古诗,以素练质朴的语言,寄托深远的人生慨望,对扫除唐初所沿习的六朝绮靡诗风,贡献尤大。誉为“岭南第一人”

  • 字:子寿
  • 籍贯: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市)
  • 生卒年:678-740

相关古诗词

秋夕望月

清迥江城月,流光万里同。

所思如梦里,相望在庭中。

皎洁青苔露,萧条黄叶风。

含情不得语,频使桂华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赴使泷峡

溪路日幽深,寒空入两嵚。

霜清百丈水,风落万重林。

夕鸟联归翼,秋猿断去心。

别离多远思,况乃岁方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送广州周判官

海郡雄蛮落,津亭壮越台。

城隅百雉映,水曲万家开。

里树桄榔出,时禽翡翠来。

观风犹未尽,早晚使车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送韦城李少府

送客南昌尉,离亭西候春。

野花看欲尽,林鸟听犹新。

别酒青门路,归轩白马津。

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