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夕望月

清迥江城月,流光万里同。

所思如梦里,相望在庭中。

皎洁青苔露,萧条黄叶风。

含情不得语,频使桂华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翻译

清澈寂静的江城沐浴着月光,这流泻的光芒跨越万里,与之相通。
心中所思念的人仿佛在梦中,我们在庭院中遥遥相望。
青苔上洒落着皎洁的露珠,秋风萧瑟吹过黄叶飘零。
满怀深情却无法言表,只能频频望着空中的桂花,寄托无尽思绪。

注释

清迥:清澈而寂静。
江城:位于江边的城市。
月:月亮。
流光:流动的光芒,此处指月光。
万里同:跨越万里,景象相同,意指无论多远都能感受到相同的月色。
所思:心中所思念的人或事。
如梦里:仿佛在梦境之中。
相望:互相眺望。
庭中:庭院之中。
皎洁:明亮而洁白。
青苔露:青苔上的露珠。
萧条:形容秋风凄凉、草木凋零的景象。
黄叶风:风吹动黄叶飘落。
含情:内心充满深情。
不得语:无法用言语表达。
频使:频繁地使得。
桂华空:桂花(代指月亮)空挂空中,此处借以表达思念之情无法传达的失落感。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夜赏月的景象,诗人通过精美的语言表达了对远方所思之人的深情。

"清迥江城月,流光万里同。" 这两句设定了整个画面:明净的月光洒满江城,与遥远的地方共享这份宁静的夜晚光辉。这不仅是对景色的描绘,也隐含着诗人心中那份渴望与思念。

"所思如梦里,相望在庭中。"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的情感:他心中的所思如同梦境一般模糊而遥远,但又似乎可以在月光下与之对望,就像他们正在庭院中面对面一样。这是一种精神上的共享和慰藉。

"皎洁青苔露,萧条黄叶风。" 这两句生动地描绘了秋夜的景色:青苔上闪烁着露珠,显得分外清新;而树叶在秋风中飘摇,呈现出一种萧瑟的美。

"含情不得语,频使桂华空。" 最后两句流露出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他满怀柔情却无从表达,只好常常仰望那象征皇家或高贵的桂花和明月,希望通过这些高洁的存在传递自己的思念。

整首诗通过对秋夜月光、庭院景色的描绘,以及对远方所思之人的深情表达,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精致的艺术造诣。

收录诗词(219)

张九龄(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诗人。一名博物,汉族。长安年间进士。官至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后罢相,为荆州长史。诗风清淡。有《曲江集》。他是一位有胆识、有远见的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诗人、名相。他忠耿尽职,秉公守则,直言敢谏,选贤任能,不徇私枉法,不趋炎附势,敢与恶势力作斗争,为“开元之治”作出了积极贡献。他的五言古诗,以素练质朴的语言,寄托深远的人生慨望,对扫除唐初所沿习的六朝绮靡诗风,贡献尤大。誉为“岭南第一人”

  • 字:子寿
  • 籍贯: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市)
  • 生卒年:678-740

相关古诗词

赴使泷峡

溪路日幽深,寒空入两嵚。

霜清百丈水,风落万重林。

夕鸟联归翼,秋猿断去心。

别离多远思,况乃岁方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送广州周判官

海郡雄蛮落,津亭壮越台。

城隅百雉映,水曲万家开。

里树桄榔出,时禽翡翠来。

观风犹未尽,早晚使车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送韦城李少府

送客南昌尉,离亭西候春。

野花看欲尽,林鸟听犹新。

别酒青门路,归轩白马津。

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送杨府李功曹

平生属良友,结绶望光辉。

何知人事拙,相与宦情非。

别路穿林尽,征帆际海归。

居然已多意,况复两乡违。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