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广州周判官

海郡雄蛮落,津亭壮越台。

城隅百雉映,水曲万家开。

里树桄榔出,时禽翡翠来。

观风犹未尽,早晚使车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翻译

海滨郡城威武地屹立于南蛮之地,渡口亭阁雄壮如越王之高台
城墙角落处绵延百雉映入眼帘,弯曲的河流两岸万家灯火豁然开朗
乡间林木中桄榔树挺拔而出,不时有美丽的翡翠鸟翩翩飞来
观赏此地风土人情意犹未尽,期待早晚乘使车再次归来

注释

海郡:海滨的郡城。
雄蛮:威武地屹立于南蛮之地。
津亭:渡口的亭阁。
壮越台:雄壮如越王之高台。
城隅:城墙角落处。
百雉:形容城墙绵延很长,一雉为古代城墙长三丈、高一丈的标准单位。
映:映入眼帘。
水曲:弯曲的河流。
万家开:两岸万家灯火豁然开朗,形容居民众多、生活繁荣。
里树:乡间的林木。
桄榔:一种热带常绿乔木,此处指桄榔树挺拔而出成为乡间特色景观。
时禽:不时出现的禽鸟。
翡翠:美丽的翡翠鸟,以其色彩艳丽著称。
观风:观赏此地的风土人情。
犹未尽:意犹未尽,表示欣赏得还不够、还想继续。
早晚:早晚之间,这里指期待不久的将来。
使车:古代官员出行乘坐的马车,这里代指诗人自己或友人将乘官方车辆再次来访。
回:归来。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展示了古代广州的繁荣与美丽景色。开篇“海郡雄蛮落”、“津亭壮越台”两句,通过对地理环境的描述,勾勒出一个雄伟壮观的城市轮廓。其中,“蛮”指的是南方少数民族居住的地方,而“越”则是古代中国东南沿海的一族,后来成为越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两句诗展示了广州作为边陲重镇的历史地位。

接下来的“城隅百雉映”、“水曲万家开”进一步描绘了城市内外的景象。“城隅”指的是城墙的转角处,“百雉”则是守卫城池用的矛戟,这里用来形容城墙坚固。紧接着“水曲万家开”,通过对河流与住宅分布的描写,展现了城市内的繁华景象。

在诗的后半部分,“里树桄榔出”、“时禽翡翠来”两句则转向自然景色和野生动植物。桄榔是一种热带或亚热带地区常见的果实,而“翡翠”指的是五彩斑斓的鸟类,可能特指孔雀。这两句诗通过对植物与动物的描绘,表现了广州独有的南国风光。

最后,“观风犹未尽”、“早晚使车回”表达了作者在游览之后,对这片土地依依不舍的心情。虽然景色令人流连忘返,但现实中的任务和责任迫使诗人不得不结束愉快的旅行,回到日常的工作中去。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与城市环境的描绘,以及对美好事物的留恋,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情感和对广州这座城市的赞美之情。

收录诗词(219)

张九龄(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诗人。一名博物,汉族。长安年间进士。官至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后罢相,为荆州长史。诗风清淡。有《曲江集》。他是一位有胆识、有远见的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诗人、名相。他忠耿尽职,秉公守则,直言敢谏,选贤任能,不徇私枉法,不趋炎附势,敢与恶势力作斗争,为“开元之治”作出了积极贡献。他的五言古诗,以素练质朴的语言,寄托深远的人生慨望,对扫除唐初所沿习的六朝绮靡诗风,贡献尤大。誉为“岭南第一人”

  • 字:子寿
  • 籍贯: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市)
  • 生卒年:678-740

相关古诗词

送韦城李少府

送客南昌尉,离亭西候春。

野花看欲尽,林鸟听犹新。

别酒青门路,归轩白马津。

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送杨府李功曹

平生属良友,结绶望光辉。

何知人事拙,相与宦情非。

别路穿林尽,征帆际海归。

居然已多意,况复两乡违。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送杨道士往天台

鬼谷还成道,天台去学仙。

行应松子化,留与世人传。

此地烟波远,何时羽驾旋?

当须一把袂,城郭共依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送苏主簿赴偃师

我与文雄别,胡然邑吏归。

贤人安下位,鸷鸟欲卑飞。

激节轻华冕,移官徇綵衣。

羡君行乐处,从此拜庭闱。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