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始兴广果寺题恺法师山房诗

息舟候香埠,怅别在寒林。

竹近交枝乱,山长绝径深。

轻飞入定影,落照有疏阴。

不见投云状,空留折桂心。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翻译

停船等待香气四溢的小码头,遗憾地在寒林中告别。
竹子靠近处枝条交错繁杂,远山绵延小路消失在深处。
轻盈地飞过静止的倒影,落日余晖中稀疏的树荫摇曳。
看不见投入云层的姿态,只留下折取桂花的意愿空悬。

注释

息舟:停船休息。
候:等待。
香埠:香气浓郁的小码头。
怅别:带着遗憾告别。
寒林:寒冷的树林,此处可能也寓指心情的凄凉。
竹近:竹子靠近的地方。
交枝乱:树枝交错纷乱。
山长:山脉连绵。
绝径:没有路径,难以通行的小路。
深:深远。
轻飞:轻盈地飞翔。
入定影:飞入静止不动的倒影中,也可能指飞鸟融入宁静的景象。
落照:落日的光辉。
疏阴:稀疏的树荫。
不见:看不見。
投云状:飞鸟投向云层的样子,比喻远大的志向或行动。
空留:只剩下。
折桂心:折取桂花的心愿,比喻追求功名或成功的愿望。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隐居山林的生活状态。开头两句“息舟候香埠,怅别在寒林”表达了诗人停泊船只,在花香浓郁的埠头等待,心中却充满了对远方离别之人的思念,这种思念融入了秋天的冷清森林之中。

接着,“竹近交枝乱,山长绝径深”两句生动地描绘了诗人所处环境的幽深与闭塞。竹子间的枝叶纠缠不堪,山路曲折而又漫长,这种环境营造出一种与世隔绝的氛围。

“轻飞入定影,落照有疏阴”写出了时间流逝和光线变化的意境。轻柔的云雾飘逸于静谧的山影之中,而日光透过树梢投下斑驳陆离的阴影,增添了一份宁静与淡远。

最后,“不见投云状,空留折桂心”表达了诗人虽然没有看到预期中的美好景象,但依然保留着摘取桂花以寄托心意的情怀。桂花在中国文化中常象征高洁和清香,这里折桂则是为了纪念或寄托某种情感。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传达了诗人超然物外、寂寞幽居的心境,以及对远方亲友的深切思念。

收录诗词(104)

江总(南北朝)

成就

不详

经历

文学家。祖籍济阳考城(今河南兰考)。出身高门,幼聪敏,有文才。年十八,为宣惠武陵王府法曹参军,迁尚书殿中郎。所作诗篇深受梁武帝赏识,官至太常卿。张缵、王筠、刘之遴,乃一时高才学士,皆对雅相推重,与之为忘年友。侯景之乱后,避难会稽,流寓岭南,至陈文帝天嘉四年(563)才被征召回建康,任中书侍郎。陈后主时,官至尚书令,故世称“江令”。任上“总当权宰,不持政务,但日与后主游宴后庭”,“由是国政日颓,纲纪不立”(《陈书·传》)。隋文帝开皇九年(589)灭陈,入隋为上开府,后放回江南,去世于江都(今江苏扬州)

  • 字:总持
  • 生卒年:519~594

相关古诗词

恼杀未归客,桃花埙眼醉。

形式: 押[寘]韵

雨雪曲

雨雪隔榆溪,从军度陇西。

绕阵看狐迹,依山见马蹄。

天寒旗彩坏,地暗鼓声低。

漫漫愁云起,苍苍别路迷。

形式: 乐府曲辞 押[齐]韵

南还寻草市宅诗

红颜辞巩洛,白首入轘辕。

乘春行故里,徐步采芳荪。

径毁悲求仲,林残忆巨源。

见桐犹识井,看柳尚知门。

花落空难遍,莺啼静易諠。

无人访语默,何处叙寒温。

百年独如此,伤心岂复论。

形式: 古风 押[元]韵

怨诗二首(其二)

新梅嫩柳未障羞,情去恩移那可留。

团扇箧中言不分,纤腰掌上讵胜愁。

形式: 乐府曲辞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