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雪后江上去,风光故国新。
清浑天气晓,绿动浪花春。
劝酒提壶鸟,乘舟震泽人。
谁知沧海月,取桂却来秦。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雪后初春的江景图,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故国之美的赞颂以及对友人的深情挚爱。开篇“雪后江上去”立即将读者带入一个洁净、宁静的场景,而“风光故国新”则透露出诗人对于这片土地的深厚感情。
接着,“清浑天气晓,绿动浪花春”两句进一步渲染了初春的生机与活力。这里的“清浑天气”描绘出早晨清新的空气,而“绿动浪花春”则是对江水初春时节生动景象的细腻刻画。
第三、四句“劝酒提壶鸟,乘舟震泽人”中的“劝酒提壶鸟”形象鲜明,传达出一种欢快、热烈的情感氛围。这里的“提壶鸟”可以理解为诗中的人物在江上饮宴,提起酒壶之时,被比喻为鸟儿一般活泼生动。而“乘舟震泽人”则描绘出人们在江上游船的情景,“震泽”表达了水面因船只的行进而产生的声响,增添了一种动态美。
结尾两句“谁知沧海月,取桂却来秦”中,“谁知沧海月”可能是在暗喻某种深远的情感或是对未来不确定的预感。而“取桂却来秦”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友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希望友人能够如同古时取桂的人一样,功成名就后能够回到自己的故乡。
整首诗通过优美的景物描写和深沉的情感流露,展现了一种对自然美好、对人间温情的珍视,同时也透露出一种淡淡的离愁和对远方友人的思念。
不详
唐大中元年(847),唐寿昌长汀源人(今建德李家镇)葬于永乐(今李家),唐代后期诗人。幼读诗书,博览强记,领悟颇多。寿昌县令 穆君 游灵栖洞,即景吟诗:“一径入双崖,初疑有几家。行穷人不见,坐久日空斜”。得此四句后稍顿未续。时从行,续吟:“石上生灵笋,池中落异花。终须结茅屋,到此学餐霞。”穆君大为赞赏。但此诗根据史学家考证是本人所作
如何执简去,便作挂帆期。
泽国三春早,江天落日迟。
县人齐候处,洲鸟欲飞时。
免褐方三十,青云岂白髭。
承恩虽内殿,得道本深山。
举世相看老,孤峰独自还。
溪来青壁里,路在白云间。
绝顶无人住,双峰是旧关。
使印星车适旧游,陶潜今日在瀛洲。
科条尽晓三千罪,囹圄应空十二州。
旧绶有香笼驿马,皇华无暇狎沙鸥。
归来重过姑苏郡,莫忘题名在虎丘。
为郎非白头,作牧授沧洲。
江界乘潮入,山川值胜游。
暑气随转扇,凉月傍开楼。
便欲归田里,抛官逐隐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