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如何执简去,便作挂帆期。
泽国三春早,江天落日迟。
县人齐候处,洲鸟欲飞时。
免褐方三十,青云岂白髭。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频所作,名为《送陆肱尉江夏》。诗中表达了对友人的离别之情,以及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待。
“如何执简去,便作挂帆期。” 这两句描写了朋友即将启程,诗人提议抓紧时间,为朋友准备行装,同时也在为自己的离别感到不舍。"执简"指的是古代官员出行时手持的 笔筒或符节,象征着官职和使命。
“泽国三春早,江天落日迟。” 这两句描绘了一个美丽的自然景象,春天到来得较早,太阳在江边缓缓下沉,时间仿佛变得悠长。这既是对大自然美景的赞颂,也反映出诗人心中对于友人的离别感到的不舍和留恋。
“县人齐候处,洲鸟欲飞时。” 这两句则描绘了一幅集市活跃、鸟儿准备起飞的情景。"县人"指的是当地居民,他们都在等待着什么,这里可能是等待朋友的离别;而"洲鸟欲飞时"则增添了一种即将展翅高飞的生动画面。
“免褐方三十,青云岂白髭。” 最后两句中,“免褐”指的是官服的颜色,这里意味着朋友已经卸任;“方三十”则可能是对朋友年龄的一种隐喻,暗示朋友正值壮年。"青云"象征着未来美好的发展,而"岂白髭"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友人未来的美好祝愿,即希望他能够在青春中享受成功和荣耀,不会因时间的流逝而显得苍老。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以及对朋友未来生活的美好祝愿,表达了深厚的情谊与离别之情。
不详
唐大中元年(847),唐寿昌长汀源人(今建德李家镇)葬于永乐(今李家),唐代后期诗人。幼读诗书,博览强记,领悟颇多。寿昌县令 穆君 游灵栖洞,即景吟诗:“一径入双崖,初疑有几家。行穷人不见,坐久日空斜”。得此四句后稍顿未续。时从行,续吟:“石上生灵笋,池中落异花。终须结茅屋,到此学餐霞。”穆君大为赞赏。但此诗根据史学家考证是本人所作
承恩虽内殿,得道本深山。
举世相看老,孤峰独自还。
溪来青壁里,路在白云间。
绝顶无人住,双峰是旧关。
使印星车适旧游,陶潜今日在瀛洲。
科条尽晓三千罪,囹圄应空十二州。
旧绶有香笼驿马,皇华无暇狎沙鸥。
归来重过姑苏郡,莫忘题名在虎丘。
为郎非白头,作牧授沧洲。
江界乘潮入,山川值胜游。
暑气随转扇,凉月傍开楼。
便欲归田里,抛官逐隐侯。
罢郎东出守,半路得浮舟。
大旆行当夏,桐江到未秋。
云闲分岛寺,涛静见沙鸥。
谁伴临清景,吟诗上郡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