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为郎非白头,作牧授沧洲。
江界乘潮入,山川值胜游。
暑气随转扇,凉月傍开楼。
便欲归田里,抛官逐隐侯。
这是一首描绘出行与归隐之美好的诗篇。开篇"为郎非白头,作牧授沧洲",通过对比,表达了年轻时的热血和壮志,对于未来充满期待。紧接着"江界乘潮入,山川值胜游",则描绘了一种顺应自然、享受旅途快乐的情景。
在下片中,诗人通过"暑气随转扇,凉月傍开楼",展现了夏夜的清凉和室内外的对比美。末尾两句"便欲归田里,抛官逐隐侯",则透露出一种厌倦官场、渴望归隐田园的生活态度。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和对人生变迁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对于平静生活的向往。
不详
唐大中元年(847),唐寿昌长汀源人(今建德李家镇)葬于永乐(今李家),唐代后期诗人。幼读诗书,博览强记,领悟颇多。寿昌县令 穆君 游灵栖洞,即景吟诗:“一径入双崖,初疑有几家。行穷人不见,坐久日空斜”。得此四句后稍顿未续。时从行,续吟:“石上生灵笋,池中落异花。终须结茅屋,到此学餐霞。”穆君大为赞赏。但此诗根据史学家考证是本人所作
罢郎东出守,半路得浮舟。
大旆行当夏,桐江到未秋。
云闲分岛寺,涛静见沙鸥。
谁伴临清景,吟诗上郡楼。
儒服从戎去,须知胜事全。
使君开幕日,天子偃戈年。
风雨依嵩岭,桑麻接楚田。
新诗随过客,旋满洛阳传。
行李事寒天,东来聘礼全。
州当定鼎处,人去偃戈年。
雷雨依嵩岭,桑麻接楚田。
遥知清夜作,不是借戎篇。
见说湘江切,长愁有去时。
江湖秋涉远,雷雨夜眠迟。
旧业多归兴,空山尽老期。
天寒一瓢酒,落日醉留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