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十二月十七日雪

穷冬劲腊已过半,晓雪先春何处来。

岂应全资南亩麦,多应不分北枝梅。

庭中未许野童扫,林下唯愁狂吹摧。

莫问兔园同赋客,相如居右最为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翻译

严冬时节已经过半,清晨的雪花为何提前飘落。
难道只是因为南田的麦苗,还是因为北枝的梅花也盛开。
庭院里还不允许野孩子清扫,树林下只担心狂风会摧残它们。
别问那些在兔园一同作诗的人,司马相如居于右席,才华最为出众。

注释

穷冬:严冬。
劲腊:严寒腊月。
晓雪:清晨的雪。
先春:提前到春天。
全资:全部归功于。
南亩:南边的田地。
麦:麦苗。
不分:不分彼此。
北枝梅:北枝上的梅花。
庭中:庭院里。
野童:野孩子。
扫:清扫。
林下:树林下。
狂吹:狂风。
摧:摧残。
兔园:文学雅集之地。
赋客:作诗的人。
相如:司马相如。
居右:居于右边(古代座位以右为尊)。
才:才华。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和十二月十七日雪》,描绘了冬季即将过去,早晨却下起了春雪的景象。诗人惊讶于雪的突然降临,怀疑并非只有农田里的麦苗受益,也可能是北枝梅花的早开。他欣赏庭院中的雪景,却不希望孩童随意清扫,以免破坏自然之美。诗人还自嘲地说,不必羡慕那些吟雪的文人,他自己虽然居于末位,但也有才华。整首诗寓情于景,展现了诗人对冬去春来的期待和对自然之美的细腻感受。

收录诗词(2914)

梅尧臣(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 籍贯:宣州宣城(今属安徽)
  • 生卒年:1002~1060

相关古诗词

和小雨

蛟龙噀白雾,天外细濛濛。

沾土曾无迹,昏林似有风。

卷旗妨酒舍,湿翅下洲鸿。

稍见斜阳透,西云一半红。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和叔才岸傍古庙

树老垂缨乱,祠荒向水开。

偶人经雨踣,古屋为风摧。

野鸟栖尘座,渔郎奠竹杯。

欲传山鬼曲,无奈楚词哀。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和元舆游春次用其韵

乘闲多远兴,信马与君行。

碧树斜通市,清流曲抱城。

山花高下色,春鸟短长声。

日暮吾庐近,还歌空复情。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和王仲仪二首(其一)麝香

游伏柏林下,食柏遂生香。

空知噬脐患,岂有周身防。

赤豹以尾死,猛虎以睛丧。

傥或益于用,捐躯死其常。

形式: 古风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