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积石横成岭,行杨密映门。
人声隐林杪,僧舍绕云根。
顿摄尘缘尽,方知象教尊。
只应羊叔子,名字与山存。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游历鹊山院的所见所感。"积石横成岭"展现出山势险峻,奇石嶙峋,如同天然屏障;"行杨密映门"则描绘了院落内外树木葱郁,环境清幽。"人声隐林杪"暗示了此处人迹罕至,宁静祥和,只有鸟鸣声穿透林梢。
诗人深入其中,心灵受到洗涤,"顿摄尘缘尽"表达了他暂时摆脱世俗烦恼,感受到佛教禅意的崇高。"方知象教尊"进一步强调了佛法的深邃与庄重,让人对宗教有了更深的认识。最后,诗人以羊叔子自比,寓意自己的名字也将如鹊山院般长久留存,象征着精神上的永恒。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景抒情,寓理于境,体现了宋代文人对自然与禅修的深刻理解和感悟。
不详
诗人。一字无己,汉族。元祐初苏轼等荐其文行,起为徐州教授,历仕太学博士、颖州教授、秘书省正字。一生安贫乐道,闭门苦吟,有“闭门觅句陈无己”之称。为苏门六君子之一,江西诗派重要作家。亦能词,其词风格与诗相近,以拗峭惊警见长。但其诗、词存在着内容狭窄、词意艰涩之病。著有《后山先生集》,词有《后山词》
湖上难为别,梅梢已著春。
林喧乌啄啄,风过水鳞鳞。
缘有三年尽,情无一日亲。
白头厌奔走,何地与为邻。
功名违壮志,戒律负前身。
刘德长欺客,王融却笑人。
残年增受岁,病眼怯逢春。
杖屦知何向,知公未厌频。
髭发难藏老,湖山稳寄身。
却寻方外士,招作社中人。
霜叶深于染,秋花晚自春。
无人还有碍,诗卷莫辞频。
红绿羞明眼,攲斜久病身。
年龄不待命,湖海却留人。
点滴花间露,新鲜柳上春。
情怀将底用,诗外不须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