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上

湖上难为别,梅梢已著春。

林喧乌啄啄,风过水鳞鳞。

缘有三年尽,情无一日亲。

白头厌奔走,何地与为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翻译

在湖上分别真不容易,梅花已经透露出春天的气息。
树林中鸟儿嘈杂,啄食声此起彼伏,微风吹过湖面,泛起层层涟漪。
因为相聚的时间只剩下三年,感情却从未有一日疏远。
我已白发苍苍,疲于奔忙,何处才能找到一个可以长久相伴的地方。

注释

湖上:指湖边。
别:分别。
梅梢:梅树的枝梢。
著春:显示出春天的到来。
林喧:树林中的喧闹声。
乌啄啄:鸟儿啄食的声音。
水鳞鳞:形容水面波光粼粼。
缘:因为。
三年尽:剩余的三年期限。
情无一日亲:感情从未有一天淡漠。
白头:指年老。
厌奔走:厌倦了奔波劳碌。
何地:何处。
为邻:作为邻居或相伴的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在湖边的离别场景。首句“湖上难为别”表达了离别时的不舍和湖上环境的特殊氛围,暗示了友情的深厚。次句“梅梢已著春”则通过早春梅花的开放,传递出时光流转和季节变迁的信息,为离别增添了淡淡的哀伤。

第三句“林喧乌啄啄”,以鸟儿的嘈杂声反衬出湖上的宁静,也寓言了生活的琐碎和世事的无常。第四句“风过水鳞鳞”则通过水面的波纹,形象地描绘了风吹过湖面的动态画面,进一步渲染了离别的气氛。

后两句“缘有三年尽,情无一日亲”直抒胸臆,表达了三年友谊即将结束的感慨,以及对日常亲密关系难以持久的遗憾。最后两句“白头厌奔走,何地与为邻”以白头之年感叹人生的奔波劳碌,流露出诗人对未来孤独无依的忧虑,以及对能有长久邻居相伴的渴望。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质朴,通过湖上景色的描绘和内心感受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收录诗词(750)

陈师道(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诗人。一字无己,汉族。元祐初苏轼等荐其文行,起为徐州教授,历仕太学博士、颖州教授、秘书省正字。一生安贫乐道,闭门苦吟,有“闭门觅句陈无己”之称。为苏门六君子之一,江西诗派重要作家。亦能词,其词风格与诗相近,以拗峭惊警见长。但其诗、词存在着内容狭窄、词意艰涩之病。著有《后山先生集》,词有《后山词》

  • 字:履常
  • 号:后山居士
  • 籍贯:彭城(今江苏徐州)
  • 生卒年:1053~1102

相关古诗词

湖上晚归寄诗友(其三)

功名违壮志,戒律负前身。

刘德长欺客,王融却笑人。

残年增受岁,病眼怯逢春。

杖屦知何向,知公未厌频。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湖上晚归寄诗友(其一)

髭发难藏老,湖山稳寄身。

却寻方外士,招作社中人。

霜叶深于染,秋花晚自春。

无人还有碍,诗卷莫辞频。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湖上晚归寄诗友(其四)

红绿羞明眼,攲斜久病身。

年龄不待命,湖海却留人。

点滴花间露,新鲜柳上春。

情怀将底用,诗外不须频。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湖上晚归寄诗友(其二)

蓑笠宜多病,衣冠错致身。

清愁偏待客,白发解禁人。

江月深留雪,山梅探借春。

兴从湖上发,诗为道人频。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