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鸟

有鸟缥青色,近集櫩前树。

树下渊洄澜,旭日照毛羽。

水中与日里,徘徊不能去。

双双飞复鸣,饮啄频相顾。

岂不念高栖,锦襟君子慕。

因人亦自怜,安知造物妒。

一旦虞机张,始悔投林暮。

毋为怨主人,托身非其处。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只翠鸟在树下和水中的生活状态,以及它对人类的复杂情感。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翠鸟的美丽与自由,同时也揭示了它面对人类威胁时的无奈与恐惧。

首句“有鸟缥青色”,开篇即点出翠鸟的色彩特征——青色,给人以清新脱俗之感。接着,“近集櫩前树”描述了翠鸟栖息的情景,形象生动。随后,“树下渊洄澜,旭日照毛羽”两句,通过阳光照射下的水面波光粼粼,反衬出翠鸟羽毛的光泽,画面感极强。

“水中与日里,徘徊不能去”表现了翠鸟在水边的悠闲与自在,但又似乎有所顾虑,不愿完全远离。接下来,“双双飞复鸣,饮啄频相顾”描绘了翠鸟间亲密互动的场景,充满了温馨与和谐。

“岂不念高栖,锦襟君子慕”表达了翠鸟对更高层次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人类文明的羡慕。然而,“因人亦自怜,安知造物妒”则暗示了翠鸟对人类行为的担忧,担心自己的命运可能因人类的嫉妒而改变。

最后,“一旦虞机张,始悔投林暮”点明了翠鸟面对潜在威胁的后悔与无奈。“毋为怨主人,托身非其处”则表达了对人类的宽容与理解,即使身处不适宜的地方,也不应怨恨给予帮助的人。

整首诗通过对翠鸟生活状态的细腻描绘,以及对其情感世界的深刻挖掘,展现了人与自然、人与动物之间复杂而微妙的关系,引人深思。

收录诗词(1727)

释函是(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百一诗

生平喜住山,而匪乐登陟。

犹忆居匡庐,频年乃一出。

讵肯离人群,枘凿初难入。

尝为鲁国士,志不受绳墨。

岂有王子乔,丹溜不可食。

离离若参辰,俯仰恒滋惑。

桀纣奚无性,舜禹安知习。

心知随见闻,渐渍非一日。

阪泉无恶名,南巢有惭德。

曹魏亦受禅,人指为篡立。

侯门出仁义,俘虏尽残贼。

当时重成败,后世覈名实。

名实持圣贤,成败犹甲乙。

甲乙古又今,圣贤何得失。

事穷乃崇因,邈邈终难必。

盗蹠丰且延,颜闵贫而疾。

吁嗟乎天兮,三世费穷诘。

浩劫一念兴,休咎成消息。

易言积有馀,庆殃通家国。

薰莸竞目前,不知其所集。

我观始与终,以此百情毕。

玄璧难为功,燕石吾自袭。

富贵岂不欲,黄雀悲双翼。

长年岂不慕,蓬莱日易昃。

世纷久已辞,接舆匪其匹。

有身随饥寒,无心任欣怵。

衰荣造化均,忘怀岂静力。

一死复一生,一劳复一逸。

蜉蝣自朝暮,鹤曲龟潜匿。

修短竟由谁,可以破世执。

我亦无奇怀,秖有安心术。

行行见远山,或时坐长默。

或时登高台,一目浮云逼。

云散空中真,夕照起寒色。

茂林环苍岑,晨风归广隰。

此趣谁当无,殷勤赋百一。

试问张留侯,黄石蚤曾识。

功成鬓垂垂,欲悔嗟何及。

形式: 古风

形影神诗三首(其一)形赠影

天地岂不仁,万物为刍狗。

斯人岂不仁,大患随其后。

我本奉周旋,尔复劳相守。

父母未生时,太虚谁为偶。

忽然成百骸,我有尔亦有。

动静虽不离,泯灭岂当久。

曾念世间人,名利空狂走。

纵使长逸媮,毕竟将安取。

羡尔能无心,我亦恒抖擞。

归尽宁异今,且共乐南亩。

形式: 古风 押[有]韵

形影神诗三首(其二)影答形

至理无亲疏,近情分苦乐。

身心我不知,一味随倒卓。

始终同劳劳,趣避省营度。

汝亦待神明,悲欢要先觉。

苦乐虽梦幻,忘形焉可学。

日夕相体悉,一解一切缚。

此理须稔知,且勿候凋落。

我固候化迁,悠悠欣所托。

形式: 古风

形影神诗三首(其三)神释

由我成汝形,形立影恒随。

朕兆匪无因,合离信有时。

三一理同然,各各不相期。

汝无遗景意,我岂逐汝摧。

进止终当无,胡为更徘徊。

汝常为我役,亦复生我悲。

稔知不长存,彭殇空尔为。

善恶吾自悉,讵为一身贻。

生死谁去来,大冶将同归。

面目安有穷,万化犹若斯。

只今鉴顾閒,任性齐灵皮。

卷舒从所欲,作起毋暂违。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