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影神诗三首(其一)形赠影

天地岂不仁,万物为刍狗。

斯人岂不仁,大患随其后。

我本奉周旋,尔复劳相守。

父母未生时,太虚谁为偶。

忽然成百骸,我有尔亦有。

动静虽不离,泯灭岂当久。

曾念世间人,名利空狂走。

纵使长逸媮,毕竟将安取。

羡尔能无心,我亦恒抖擞。

归尽宁异今,且共乐南亩。

形式: 古风 押[有]韵

鉴赏

这首诗以“形”、“影”、“神”的关系为线索,探讨了生命、存在与宇宙之间的深刻哲理。诗人以“天地”与“万物”开篇,引出“斯人”与“大患”的对比,暗示了人生的苦难与挑战。接着,通过“我本奉周旋,尔复劳相守”,表达了人与自然、与他人的紧密联系和相互依存的关系。

“父母未生时,太虚谁为偶”一句,提出了生命的起源问题,引人深思。随后,“忽然成百骸,我有尔亦有”揭示了生命从无到有的过程,强调了个体与整体的关联性。诗人进一步探讨了生命的意义,通过“动静虽不离,泯灭岂当久”表达了一种超越生死、永恒存在的哲学思考。

最后,诗人借“羡尔能无心,我亦恒抖擞”表达了对“无心”境界的向往,以及自己在追求中不断振作的精神状态。全诗以“归尽宁异今,且共乐南亩”收尾,寄寓了对简单生活、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景。

此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本质的深刻洞察,也体现了其对宇宙、自然与人类关系的独到见解,是一首富有哲理性和启发性的佳作。

收录诗词(1727)

释函是(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形影神诗三首(其二)影答形

至理无亲疏,近情分苦乐。

身心我不知,一味随倒卓。

始终同劳劳,趣避省营度。

汝亦待神明,悲欢要先觉。

苦乐虽梦幻,忘形焉可学。

日夕相体悉,一解一切缚。

此理须稔知,且勿候凋落。

我固候化迁,悠悠欣所托。

形式: 古风

形影神诗三首(其三)神释

由我成汝形,形立影恒随。

朕兆匪无因,合离信有时。

三一理同然,各各不相期。

汝无遗景意,我岂逐汝摧。

进止终当无,胡为更徘徊。

汝常为我役,亦复生我悲。

稔知不长存,彭殇空尔为。

善恶吾自悉,讵为一身贻。

生死谁去来,大冶将同归。

面目安有穷,万化犹若斯。

只今鉴顾閒,任性齐灵皮。

卷舒从所欲,作起毋暂违。

形式: 古风

示旋庵

众生久流转,迷于自心量。

失所精了性,无觉觉所觉。

分别见有我,我立生有人。

众生及寿命,一时同具足。

展转生死中,缚脱总迷闷。

愚人随业缘,住于不觉地。

智者觉不觉,舍生而取灭。

空华阳燄里,颠倒徒掜目。

晴空迥无有,观者莫劳累。

汝与诸佛同,一切贪嗔痴。

即是戒定慧,直下无有二。

亦无无二想,居然登祖位。

慎勿下劣心,流转不知止。

一念自觉非,善哉旋庵子。

形式: 古风

谢毓和母七十初度求题小影

谢母雅好道,七十志逾坚。

不以福胜慧,火中生红莲。

又有子若孙,在俗而行禅。

锡类摄同事,所交皆圣贤。

颂祝匪无物,重以法供先。

殷勤乞我赞,以当仁者言。

天地不称寿,大寿语默边。

非数量所拘,得之实有缘。

努力须及时,释迦岂自然。

至哉真实相,普现群生前。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