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影神诗三首(其二)影答形

至理无亲疏,近情分苦乐。

身心我不知,一味随倒卓。

始终同劳劳,趣避省营度。

汝亦待神明,悲欢要先觉。

苦乐虽梦幻,忘形焉可学。

日夕相体悉,一解一切缚。

此理须稔知,且勿候凋落。

我固候化迁,悠悠欣所托。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僧人释函是所作,名为《形影神诗三首(其二)影答形》。诗中以“形”、“影”、“神”为喻,探讨了人生哲理与自我认知的主题。

首句“至理无亲疏,近情分苦乐”,提出至高真理对所有人都是平等的,没有亲疏之分,而情感则决定了个体对苦乐的感受。接下来,“身心我不知,一味随倒卓”表达了对自我认知的困惑,认为身心状态难以完全把握,只能随波逐流。

“始终同劳劳,趣避省营度”说明无论在人生的起点还是终点,都充满了劳苦和忙碌,人们在追求与避免之间寻求平衡。“汝亦待神明,悲欢要先觉”强调了对悲喜情感的敏锐感知,如同等待神明的启示一般重要。

“苦乐虽梦幻,忘形焉可学”指出苦乐如同梦境般虚幻,但学会忘却自我束缚,才能真正体验生活的真谛。“日夕相体悉,一解一切缚”表达了通过日夜的观察与理解,可以解开心灵的枷锁,获得自由。

最后,“此理须稔知,且勿候凋落”提醒人们要深入理解这些道理,而不是等到生命的尽头才去领悟。“我固候化迁,悠悠欣所托”表明诗人期待着生命的变化,内心充满平静与喜悦,找到了心灵的寄托。

整首诗以形象生动的语言,探讨了人生哲学、自我认知以及心灵解脱的主题,富有深意,引人思考。

收录诗词(1727)

释函是(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形影神诗三首(其三)神释

由我成汝形,形立影恒随。

朕兆匪无因,合离信有时。

三一理同然,各各不相期。

汝无遗景意,我岂逐汝摧。

进止终当无,胡为更徘徊。

汝常为我役,亦复生我悲。

稔知不长存,彭殇空尔为。

善恶吾自悉,讵为一身贻。

生死谁去来,大冶将同归。

面目安有穷,万化犹若斯。

只今鉴顾閒,任性齐灵皮。

卷舒从所欲,作起毋暂违。

形式: 古风

示旋庵

众生久流转,迷于自心量。

失所精了性,无觉觉所觉。

分别见有我,我立生有人。

众生及寿命,一时同具足。

展转生死中,缚脱总迷闷。

愚人随业缘,住于不觉地。

智者觉不觉,舍生而取灭。

空华阳燄里,颠倒徒掜目。

晴空迥无有,观者莫劳累。

汝与诸佛同,一切贪嗔痴。

即是戒定慧,直下无有二。

亦无无二想,居然登祖位。

慎勿下劣心,流转不知止。

一念自觉非,善哉旋庵子。

形式: 古风

谢毓和母七十初度求题小影

谢母雅好道,七十志逾坚。

不以福胜慧,火中生红莲。

又有子若孙,在俗而行禅。

锡类摄同事,所交皆圣贤。

颂祝匪无物,重以法供先。

殷勤乞我赞,以当仁者言。

天地不称寿,大寿语默边。

非数量所拘,得之实有缘。

努力须及时,释迦岂自然。

至哉真实相,普现群生前。

形式: 古风

书龚德瞻扇头

君知造化者,而不行造化。

呼牛应以牛,呼马应以马。

真亦随他真,假则灼是假。

眼孔空一世,踪迹半天下。

与君世外交,相看口常哑。

同在五行中,各自有陶冶。

君示有室家,我固乐山野。

死生与险夷,嘻笑而怒骂。

但以虚舟触,胸次恒洒洒。

交尽世间人,亦何妨和寡。

君索我赠言,咄咄聊且且。

愿君终解脱,共休乎般若。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