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江晦叔二首(其二)

钟鼓江南岸,归来梦自惊。

浮云时事改,孤月此心明。

雨已倾盆落,诗仍翻水成。

二江争送客,木杪看桥横。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翻译

江南岸边钟鼓声响起,梦境中我归来惊醒。
世事如浮云般变换无常,唯有孤月照耀我心明。
大雨倾盆而下,我的诗篇依然如流水涌动。
两条江水争相送别客人,我在树梢上远望,桥梁横跨其上。

注释

钟鼓:形容江南岸边的热闹景象,可能指寺庙或庆典的钟鼓声。
归来:指诗人从梦境中返回现实。
浮云:比喻世事的瞬息万变。
孤月:象征诗人的内心世界,即使外界变化,内心依旧明亮。
倾盆:形容雨势极大。
翻水成:比喻诗篇如同流水般涌现。
二江:指两条河流。
木杪:树梢,高处。
桥横:描绘桥梁横跨江面的景象。

鉴赏

这是一首充满了对家乡之美好和内心情感的抒发。诗人通过钟鼓声、江南岸边归来后的梦境,表达了自己对于现实与理想之间差距的感慨。"浮云时事改"一句,暗示着世事无常,变化莫测,而"孤月此心明"则显示出诗人内心的坚定和清醒。

接下来的"雨已倾盆落,诗仍翻水成",通过对比自然界的雨水与诗人的创作,表达了诗人面对不断变化的情境中,依然保持着自己的艺术追求不懈怠力。最后两句"二江争送客,木杪看桥横"则描绘了一幅送别图景,展示出诗人对于朋友离别的无限情感。

整个诗作以其深邃的情感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的观察与内心世界的深刻体验。

收录诗词(3229)

苏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字:子瞻
  • 号:铁冠道人
  •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相关古诗词

次韵江晦叔兼呈器之

横空初不跨鹏鳌,但觉胡床步步高。

一枕昼眠春有梦,扁舟夜渡海无涛。

归来又见颠茶陆,多病仍逢止酒陶。

笑说南荒底处所,祇今榕叶下庭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豪]韵

寒食与器之游南塔寺寂照堂

城南钟鼓斗清新,端为投荒洗瘴尘。

总是镜空堂上客,谁为寂照境中人。

红英扫地风惊晓,绿叶成阴雨洗春。

记取明年作寒食,杏花曾与此翁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绝句

柴桑春晚思依依,屋角鸣鸠雨欲飞。

昨日已收寒食火,吹花风起却添衣。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

器之好谈禅,不喜游山,山中笋出,戏语器之可同参玉版长老,作此诗

丛林真百丈,法嗣有横枝。

不怕石头路,来参玉版师。

聊凭柏树子,与问箨龙儿。

瓦砾犹能说,此君那不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