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句

柴桑春晚思依依,屋角鸣鸠雨欲飞。

昨日已收寒食火,吹花风起却添衣。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书画家苏轼的作品,体现了他特有的豪放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诗中“柴桑春晚思依依”表现了诗人在春夜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依依”二字传达了一种淡淡的忧愁与无限延续的情感。

“屋角鸣鸠雨欲飞”则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鸠鸟在屋角鸣叫,预示着即将来临的春雨,这不仅是自然景象的写实,也暗含了诗人内心的波动。

“昨日已收寒食火,吹花风起却添衣”两句则是对季节变换和天气变化的观察。寒食,即寒食节,是中国古代的一个节气,寒食后天气回暖,但春日多变,故而还需“添衣”。这里不仅写出了时令之感,更表现了诗人对于生活细微变化的敏锐感受。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以及对时节变迁的深刻体验,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和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诗意淡远,含蓄蕴藉,让读者在轻柔的语言中感受到诗人的豪放与沉郁。

收录诗词(3229)

苏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字:子瞻
  • 号:铁冠道人
  •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相关古诗词

器之好谈禅,不喜游山,山中笋出,戏语器之可同参玉版长老,作此诗

丛林真百丈,法嗣有横枝。

不怕石头路,来参玉版师。

聊凭柏树子,与问箨龙儿。

瓦砾犹能说,此君那不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王子直去岁送子由北归,往返百舍,今又相逢赣上,戏用旧韵,作诗留别

米尽无人典破裘,送行万里一邹游。

解舟又欲携君去,归舍聊须与妇谋。

闻道年来丹伏火,不愁老去雪蒙头。

剩买山田添鹤口,庙堂新拜富民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戏赠虔州慈云寺鉴老

居士无尘堪洗沐,道人有句借宣扬。

窗间但见蝇钻纸,门外惟闻佛放光。

遍界难藏真薄相,一丝不挂且逢场。

却须重说圆通偈,千眼熏笼是法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虔州吕倚承事,年八十三,读书作诗不已,好收古今帖,贫甚,至食不足

扬雄老无子,冯衍终不遇。

不识孔方兄,但有灵照女。

家藏古今帖,墨色照箱筥。

饥来据空案,一字不堪煮。

枯肠五千卷,磊落相撑拄。

吟为蜩蛩声,时有岛、可句。

为语里长者,德齿敬已古。

如翁有几人,薄少可时助。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