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古(其六)

之推昔从龙,割肌啖其口。

文君既升云,泥处功不有。

此身得全归,绵上偕慈母。

隐者焉用文,躬耕日胼手。

环山作汤沐,报德恩良厚。

介山高入云,伫望以永久。

形式: 古风 押[有]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屈大均创作的《咏古(其六)》。诗中通过描述古代历史人物之推和文君的故事,表达了对忠诚与牺牲精神的赞美,以及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首句“之推昔从龙,割肌啖其口”,描绘了之推为了追随帝王,不惜割肉喂食的情景,展现了其忠诚与牺牲的精神。接着,“文君既升云,泥处功不有”两句,通过文君的故事,进一步强调了忠诚与牺牲的价值,即使付出巨大代价,也难以得到应有的认可或回报。

“此身得全归,绵上偕慈母”两句,转而表达对平安归家、与亲人团聚的渴望,体现了对家庭温暖的向往。随后,“隐者焉用文,躬耕日胼手”则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追求,认为文人学者应致力于实际劳动,而非仅仅追求文名。

最后,“环山作汤沐,报德恩良厚”两句,描述了在山水环绕的环境中沐浴,以此来报答天地之恩德,强调了自然与和谐的重要性。“介山高入云,伫望以永久”则以高山入云的形象,象征着对美好未来的期待与展望,表达了诗人对永恒美好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历史故事的引用,结合个人情感与哲思,展现了对忠诚、牺牲、家庭、自然和谐以及对美好未来的向往与追求。

收录诗词(6717)

屈大均(明末清初)

成就

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经历

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中年仍改儒服。

  • 称谓:广东徐霞客
  • 字:翁山、介子
  • 号:莱圃
  • 籍贯:广东番禺
  • 生卒年:1630—1696

相关古诗词

咏古(其七)

王蠋能存齐,功与安平似。

义激亡大夫,相聚求王子。

一言作战气,燕军尽披靡。

布衣不北面,在位宁无死。

徇国成功名,为齐复伦理。

襄王得立时,封爵乃忘尔。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咏古(其八)

湘累泽畔吟,亦似秦庭哭。

同怀宗国心,夙夜忧倾覆。

自古楚贤才,二君最贞淑。

忠爱格上天,大仇终报复。

三户即三闾,亡秦在公族。

义帝虽不终,诸侯尽臣仆。

汉兴离骚显,楚声被丝竹。

高帝歌大风,夫人和鸿鹄。

皆是离骚馀,哀乐同敦笃。

形式: 古风

咏古(其九)

相如睨柱时,勇气一何激。

一璧虽轻微,如以国与敌。

渑池相高会,盘瓶使秦击。

颈血得溅王,闻言尽悚惕。

威信虎狼秦,御史书功绩。

知死则必勇,智士以为的。

形式: 古风 押[锡]韵

咏古(其十)

骐骥盛壮时,一日驰千里。

臣精今消亡,衰老讵可使。

自杀送荆卿,激之为丹死。

燕中节侠多,无能救太子。

狗屠与渐离,不请非知己。

击筑和歌时,相位徒为尔。

平生游诸侯,所结贤豪士。

曷不待须臾,仓黄挟竖子。

慷慨为羽声,壮士发尽指。

悲风何萧萧,吹泪成寒水。

形式: 古风 押[纸]韵